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贾湖骨笛是最古老的乐器,但古人为何要用鹤骨制笛呢?

贾湖骨笛是最古老的乐器,但古人为何要用鹤骨制笛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4/2/25 13:36:52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贾湖骨笛,是当之无愧的了。用鹤骨做成的贾湖骨笛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了。可问题是贾湖先民为非要用鹤骨制作骨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当地村民在劳作时会发现各种圆润的石器一些碎陶片。后来这一现象被博物馆的专家注意到,他们将村民们发现的陶石器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最终确定贾湖村一带应该存在一处大型的石器时代遗址。

专家们经过几年的清理和发掘,陆续发现了房屋,红烧土和水井等化遗迹。由此,这片遗址被命名为“贾湖遗址”,同时对贾湖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和研究,也逐渐拉开了序幕。其中最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在1986年出土了震惊世界的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是在几处墓穴中被发现的,它们摆放的位置都距墓主人很近,有的在腰间,有的在手上,还有的在头部,足见其对墓主人而言是十分的重要。从1986年到1987年,专家们陆续出土的骨笛累计有20多支,其中长的20多厘米,短的10多厘米,而笛孔数量从5个到7个都有。

专家们经过科学鉴定,确定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多年,而它们的制造材料则全部都是仙鹤的尺骨。这一点让专家们感到很惊奇,因为在贾湖遗址中,专家们出土过大量的其他动物骨骸,比如牛骨,鹿骨和鸟骨等,为何贾湖先民偏偏全部都用鹤骨制作骨笛呢?

通过对贾湖文化的深入研究,专家们推测贾湖先民用鹤骨制作骨笛,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仙鹤能通天,第二是仙鹤可知物候,第三鹤骨有天然的“优势”。下面逐一述说。

一、用鹤骨制骨笛源于古人对仙鹤的原始崇拜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仙鹤就是丹顶鹤,它体态轻柔,羽洁白秀美,而且其叫声更能撼动人心,比如《诗经》所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古代先民认为,丹顶鹤是仙界的神鸟,具有通天的能力,故此称之为“仙鹤”,并逐渐对仙鹤形成了一种原始崇拜,从而就使用仙鹤的尺骨来制作骨笛,以奏响的声乐和仙鹤沟通,同时也能和神灵沟通,以祈福上天获得庇佑。

二、古人发现仙鹤有“报时”知物候的功能,古人用鹤骨制笛希望自身也有这样神奇的能力

在长年累月的观察中,古代先民还发现仙鹤可以“报时”,因为它会在每天半夜时分准时鸣叫,如《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且10年以上的仙鹤,每个时辰都会鸣叫,即所谓的“十年十二时鸣”,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帮助。

于是仙鹤可知物候的特征,也就逐渐被贾湖先民所掌握,正如它们在春分和秋风前后规律性的迁徙,对指导农业生产和劳作,都提供了时间上的参考依据。因此,他们才用鹤骨制造骨笛,希望能和仙鹤拥有同样的能力。

三、利用仙鹤尺骨上长大羽毛的根部乳突位置开孔制骨笛恰到好处,骨笛开孔取位竟然符合仿生科学原理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专家们在对鹤骨进行生物研究时,又发现制造骨笛的仙鹤尺骨有点特殊。首先,通过对仙鹤进行观察,可知在它翅膀的中间尺骨一段,通常会生长16个大羽毛,然后将尺骨解剖,就会发现尺骨上长大羽毛的地方,就会有与之对应的16个乳突。

专家们仔细观察出土的骨笛,发现每个骨笛的开孔几乎清一色的都在乳突上,即便是有误差也只是很短的距离。因此专家们推测,古人其实并不懂如何给笛子开孔,只是因为发现它上面有乳突,于是就在乳突上钻孔从而制成了骨笛。

现代专家们对骨笛的音调进行研究,发现骨笛的开孔极其的规律和科学。由此可见,或许贾湖先民认为,鹤骨是上天恩赐给他们最好的乐器材料,于是采用鹤骨制造骨笛,而不用其他的动物的骨骸。

面对9000年前贾湖骨笛,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人伟大的智慧。同时贾湖骨笛闪耀的“神秘”光辉连同整个贾湖文化也吸引着大批专家和学者们去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于贾湖遗址和贾湖骨笛的奥秘将会有更多更奇妙的发现。

最早的笛子当数鹤笛骨笛玉笛竹笛铜笛!鹤脚较长可以做成笛子排管笙竽之类的管乐乐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描写了边关生活,如何体会是边关诗精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唐,高达夫的边塞诗是比较悲壮的,他曾几度到边关去是有大丈夫的气质的,真可谓达夫。高适的这首《塞外听笛》之所以略有名气,是因为这首绝句的写作方法有点特别,即是从实景连接到虚景之中。即是从眼前的场景延伸到他的意景中去,这叫比兴两法溶于于一炉,使诗更加生动和凄婉而不失风度,这就是大丈夫的胸怀,虽即生死和思

  • 40年后南海龙舟再“上山”,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

  • 偷橘献母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指陆绩。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应该叫做怀桔遗亲《怀桔遗亲》写后汉六岁的陆绩的孝顺故事。陆绩随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大奇之”。是长恨歌的倒数第三、四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

  • 借笛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在现代也不可以随便借笛子!因为不卫生!古代原因是因为笛子是法师跳神驱鬼的法器,所以不可乱借,但皇帝例外,具体您可搜索习小林他是制造与教学竹笛,和尺八的专家老师!他知道更多原因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便运用了《晋书向秀传》中向秀作《思旧赋》、《述异志》中王质入山两个典故。刘禹锡写此诗怀

  •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女古与捎背,可能待命留桑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诗人李商隐《海上》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石桥东望海连天:嬴政时造石桥,欲穷日出之处。徐福空来不得仙:齐人徐福上书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山,于是秦始皇遣徐福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待众人到了三神山后,欲前行,大风突起,引船而去。直遣麻姑与搔背:有个叫麻姑的人,手

  • 佛陀入灭后所遗四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为阿那律尊者提醒阿难尊者向佛所问的遗教开示:佛灭度后,以何为师。答,以戒为师末世比丘,以何为住。答,以四念处为住。一切经典开头,置何语。答:如是我闻如何对待恶性比丘。答:默摈之大意如此故事如下: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李隆基能文治武功,还能演戏司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真的能把世事看的这么透吗?跳不出三界轮回,真的无法领悟这更深层次的含义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阿弥陀佛,佛是有觉务的人,是看破红尘,清静无为的,三千大千世界中,自是看破世事的。三界轮回不出,自然只能在这轮回之中,就像自己进到了一间屋子,不出来一样,但是只要礼修佛法,持之以衡,到后来自然会自觉的解脱出三界之外了《花衣魔笛手》根据欧洲古老的民间传说改编。传说,在德国普鲁士的哈梅林(Hamelin

  • 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相比与其他那些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平利县的弦子腔算得上是鲜为人知。去年答主在平利县旅游时也是第一次听到弦子腔,对弦子腔印象深刻,后来得知平利弦子腔早在2011年就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腔因用弦胡主奏而得名,是集腔音乐、声腔、调式、板落、曲牌、打头和演唱的一套完整的地方戏曲

  • 山西太原附近的朋友,哪里年味最浓,民俗风情较好,值得去一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山西太原,中国年味最浓的省,民营艺术表演团体21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4个,群众文化风情浓,太原在历史上曾为九朝古都,在从周朝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古建筑。太原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太原文物古迹有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祭孔文庙

  •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这27个国宝,我基本看过一遍,但事实是,这些国宝就算是价值连城,但还达不到最有价值这四个字。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不止四件,但仅仅用上百亿的价值来说的话,可能只有如下几件了。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无上的瑰宝,丢了实在可惜。先说说我的认知,在我看来,有些国宝是无价之宝,所谓的上百亿,也仅仅只是对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