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描写了边关生活,如何体会是边关诗精品?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描写了边关生活,如何体会是边关诗精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620 更新时间:2024/1/26 21:20:26

唐,高达夫的边塞诗是比较悲壮的,他曾几度到边关去是有大丈夫的气质的,真可谓达夫。高适的这首《塞外听笛》之所以略有名气,是因为这首绝句的写作方法有点特别,即是从实景连接到虚景之中。即是从眼前的场景延伸到他的意景中去,这叫比兴两法溶于于一炉,使诗更加生动和凄婉而不失风度,这就是大丈夫的胸怀,虽即生死和思乡,而不至于落泪,这就是边关将士的气慨!因此说他的边塞诗是悲壮的。这种写作方法在他的前人后人的诗中也有体现过。师友可能对诗的理解,特别是诗的写作方法一定是深有研究吧?不妨演译一些诗法供大家学习吧!

《塞上听吹笛》是边塞诗,不是边关诗。

边塞诗起步于汉魏六朝时代,发展于隋代,到唐代进入鼎盛时期。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被称为盛唐时期“边塞四诗人”。

言归正转。我们接着讨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高适其人和该诗的创作背景。高适(约704年约765年),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曾两次出塞,到过辽阳、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他的边塞诗代表作有《塞上听吹笛》《塞下曲》《蓟门行五首》《蓟中作》《自蓟北归》《燕歌行》等。

《塞上听吹笛》大概是公元753年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西平郡王哥舒翰(唐朝名将)幕府当掌管书记。原诗是: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的意思及表达情感。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作品。诗作起笔便营造了一片安宁的生活景象:傍晚时分,冰雪初融的边塞,兵士们赶着马群回来了。月亮升起,夜色静谧,戍楼里飘出悠扬的笛声。

那么笛声吹奏的是什么呢?后两句转入想象中的虚景。作者巧妙地把曲名《梅花落》拆开,将“何处”二字嵌入,以“梅花何处落”的设问一语双关,既点明了曲名,又借喻笛声如同被风吹散的梅花,一夜之间洒满关山。

胡地本无梅花,战士们听到笛声很容易想起故乡的梅花。遥想共此明月的故乡亲人,更加坚定了戍守边关、保卫家园的决心。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和对该诗的评价。《沧浪诗话》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吴礼部诗话》说:“高适才高,颇有雄气。其诗不习而能,虽乏小巧,终是大才。”

高适边塞诗的突出特点是“雄浑悲壮、厚重深沉”。这与高适年少时孤贫,性格率直,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等有关。他的诗反映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

《塞上听吹笛》这首诗,高适写的苍茫却不凄凉,用“雪净”描写了胡地的寒冷过后,春天即将到来;接着用“牧马还”,反映出边境和平宁谧的景象,更是保持了乐观精神,用“明月”、“笛声”增添了边塞的活力;借《梅花落》这个曲子,表达出思乡之情。

此诗有“实”有“虚”,基调明快秀丽,想象丰富奇妙,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颇有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该诗为边塞诗中的精品,当之无愧!

请关注@清风岩塘。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欢迎讨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40年后南海龙舟再“上山”,有着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

  • 偷橘献母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指陆绩。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应该叫做怀桔遗亲《怀桔遗亲》写后汉六岁的陆绩的孝顺故事。陆绩随父在九江见袁术,袁术用桔子款待。陆绩将两个桔子放在怀中,拜谢告辞之时,桔子落地。袁术嘲笑客人为何将桔子带走,陆绩说准备带回给母亲吃,袁术对陆绩“大奇之”。是长恨歌的倒数第三、四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

  • 借笛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在现代也不可以随便借笛子!因为不卫生!古代原因是因为笛子是法师跳神驱鬼的法器,所以不可乱借,但皇帝例外,具体您可搜索习小林他是制造与教学竹笛,和尺八的专家老师!他知道更多原因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便运用了《晋书向秀传》中向秀作《思旧赋》、《述异志》中王质入山两个典故。刘禹锡写此诗怀

  •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女古与捎背,可能待命留桑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诗人李商隐《海上》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石桥东望海连天:嬴政时造石桥,欲穷日出之处。徐福空来不得仙:齐人徐福上书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山,于是秦始皇遣徐福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待众人到了三神山后,欲前行,大风突起,引船而去。直遣麻姑与搔背:有个叫麻姑的人,手

  • 佛陀入灭后所遗四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为阿那律尊者提醒阿难尊者向佛所问的遗教开示:佛灭度后,以何为师。答,以戒为师末世比丘,以何为住。答,以四念处为住。一切经典开头,置何语。答:如是我闻如何对待恶性比丘。答:默摈之大意如此故事如下: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李隆基能文治武功,还能演戏司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真的能把世事看的这么透吗?跳不出三界轮回,真的无法领悟这更深层次的含义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阿弥陀佛,佛是有觉务的人,是看破红尘,清静无为的,三千大千世界中,自是看破世事的。三界轮回不出,自然只能在这轮回之中,就像自己进到了一间屋子,不出来一样,但是只要礼修佛法,持之以衡,到后来自然会自觉的解脱出三界之外了《花衣魔笛手》根据欧洲古老的民间传说改编。传说,在德国普鲁士的哈梅林(Hamelin

  • 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相比与其他那些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平利县的弦子腔算得上是鲜为人知。去年答主在平利县旅游时也是第一次听到弦子腔,对弦子腔印象深刻,后来得知平利弦子腔早在2011年就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腔因用弦胡主奏而得名,是集腔音乐、声腔、调式、板落、曲牌、打头和演唱的一套完整的地方戏曲

  • 山西太原附近的朋友,哪里年味最浓,民俗风情较好,值得去一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山西太原,中国年味最浓的省,民营艺术表演团体21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4个,群众文化风情浓,太原在历史上曾为九朝古都,在从周朝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古建筑。太原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太原文物古迹有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祭孔文庙

  •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这27个国宝,我基本看过一遍,但事实是,这些国宝就算是价值连城,但还达不到最有价值这四个字。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不止四件,但仅仅用上百亿的价值来说的话,可能只有如下几件了。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无上的瑰宝,丢了实在可惜。先说说我的认知,在我看来,有些国宝是无价之宝,所谓的上百亿,也仅仅只是对其价

  • 如何评价《大染坊》中的陈寿亭他的为人处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国产长篇巨制《大染坊》,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朵璀璨奇葩!观看完此剧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一个乞丐最后开辟了山东印染行业的传奇故事记忆深刻。都说一部好剧,背后必有一个好编剧,这个说法放在《大染坊》的身上同样适用。全剧剧情连贯紧凑,内容丰富饱满,人物生动真实,绝对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高度升华。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