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4/2/25 13:35:52

这27个国宝,我基本看过一遍,但事实是,这些国宝就算是价值连城,但还达不到最有价值这四个字。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不止四件,但仅仅用上百亿的价值来说的话,可能只有如下几件了。

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无上的瑰宝,丢了实在可惜。

先说说我的认知,在我看来,有些国宝是无价之宝,所谓的上百亿,也仅仅只是对其价值的估值。

在这方面,我认为如下四件国宝,最为重要。

1.大禹九州鼎中国自古就有问鼎中原的说法,那么,这其中的鼎指的就是大禹鼎,一共九个,配备古时九州。

众所周知,鼎在中国古代是吃饭的器皿,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为普通老百姓可用不起鼎吃饭。

有个词语叫做钟鸣鼎食,就是这个场景。

那么大禹鼎到底是咋回事呢?

据说在大禹治水之后,统一了中原各地的部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为了便于统治和管理,当时还是采用诸侯分封的方式。

但是,一个国家太大了,如何才能确保管理有方并获得长足发展呢?最重要的是让那些诸侯不对自己产生反叛之心呢?

夏王大禹采用了著名的九州制度。

夏王大禹便将整个天下划分为九州,分别是:扬州、荆州、梁州、徐州、豫州、雍州、青州、兖州和冀州。从此以后,“九州”一词便成了中国和华夏的代名词。

大禹在划分了九州之后,又在各州分封了叫做州牧的管理者,说白了就是诸侯国国君。不过当时还没有诸侯国的概念,可能是部落族长之类的。

紧接着,夏王大禹铸造九鼎,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另一方面其实是把各个州的青铜给收集起来,防止造反发生。

还有一方面,其实是把各个州牧的地位合法化,所谓的合法化就是用九州鼎代表州牧的权利。

据说,九州鼎上雕刻了九州之内的风土人情、山川湖泊,很是大气。

九州鼎本是要分发给九州州牧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其铸造好了之后,大禹安排将这些九州鼎放在了距离国都附近的一处神圣之地。并有专人负责祭奠。

从此以后,夏王朝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将其沿袭了下来。

长此以往,九州鼎从最开始的代表九州州牧身份,逐渐成为了代表华夏九州尽在手中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代表着贵族和王族的身份和权益。

据悉,楚庄王曾出于好奇询问了一下九州鼎的重量,而被周王认为其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说白了,九州鼎成为了天下的象征,更是王权的象征,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龙椅。

然而,不幸的是,在周显王时期,整个国家动荡不安,整个周王室在此时已经无力保护天下,甚至处于在各个诸侯国的包围中,国力衰微,不堪一击。

九州鼎最终没能保住,据说被沉水了。

从此,九州鼎下落不明。

后来秦始皇还专门派人到泗水一带寻找,但是终究没能找到。

后世也有人仿制,但是价值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2.皇帝玉玺这东西又被叫做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李斯造的。

这中间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就是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造的,而和氏璧最初是在楚国。

有人拿到了和氏璧,献给了三代楚王,前两次都没能成功,被认为是拿着块破石头糊弄人,所以给打断了腿。

终于在第三次,这块石头被人看上了,经过打磨,和氏璧面世,引起了天下的震动。据说是价值连城。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曾和和氏璧发生过一些故事。

顺利将和氏璧保留在了自己的手里。

有关于和氏璧,其实在战国时期,很出名,也有很多故事。在此不一一叙述,但你要知道,和氏璧是个很传奇的东西。

只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和氏璧就落在了他的手里。起初可能也没注意到。

但是随着他寻找九州鼎未果,他自己就开始琢磨了,得有个权利象征的东西不是。

所以,最终将目光投射到了和氏璧上,并最终打算采用但是最流行的印章、玉玺的形式给自己整个身份的象征。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李斯,然后李斯就开始操办,打造出了千百年来大家津津乐道的传国玉玺,象征皇帝身份。

据说,玉玺上面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采用花鸟篆字,是李斯的亲笔。后世当中还有人专门去泰山寻找当年李斯留下的笔记,将这几个字给画出来。

这东西第一次是秦始皇据说受到了来自于上天的警示。

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的时候经过洞庭湖时,洞庭湖突然风浪不止,眼见着龙舟就要被掀翻了,秦始皇感受到了上天的警示,就把传国玉玺扔进了水里,顿时风平浪静,相安无事。

只是,这一次传国玉玺并没有丢,因为八年之后,传国玉玺被渔民打捞了出来,并再次献给了秦始皇。

只是,从那以后,传国玉玺经历了两汉王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丢失了。

只是,有人还说,当时秦朝覆灭的时候传国玉玺就已经丢失了。

在三国时期,孙权据说还得到了传国玉玺,可是,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得而知了。

只是,有人说传国玉玺是被契丹人带走了,从此不见了。

但是,到底什么时候不见的,没有定论。

在后来的时候,如同九州鼎一样,明清皇帝还模仿打造过类似的传国玉玺,但事实是,价值不同了,只不过是统治者和民间人士的自欺欺人罢了。

先写两个,后续添加。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大染坊》中的陈寿亭他的为人处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国产长篇巨制《大染坊》,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朵璀璨奇葩!观看完此剧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一个乞丐最后开辟了山东印染行业的传奇故事记忆深刻。都说一部好剧,背后必有一个好编剧,这个说法放在《大染坊》的身上同样适用。全剧剧情连贯紧凑,内容丰富饱满,人物生动真实,绝对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高度升华。这部

  • “天父”之女洪宣娇最后是怎么死的?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天父”之女洪宣娇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他原来叫杨云娇,广东花县福源水村人。杨云娇原本是一个跳大神的“神女”,自称能通神,做“法”的时候,全身如有神附体,据说能和上帝交谈,自称为“天之骄女”,在当地颇有人脉。公元1847年,由于清政府在广东沿海一带开展了严打“巫婆神汉”的运动,(其实就是消灭所谓的“邪

  • 莲花落,蓝印花布,木拱桥,为何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绍兴莲花落,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形式之一,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这些节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

  • 卧冰求鲤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2006年12月入选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祥(184-268),字休征,琅琊临沂人,西晋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绩被加官晋爵,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

  • 用春天百灵鸟森林啄木鸟写童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森林里住着一只百灵鸟和一只啄木鸟,百灵鸟总是看不起啄木鸟,常常和它比美。百灵鸟明明知道自己比啄木鸟美,但是它还要说:“我比你长得漂亮,我的歌声又比你好听,你有什么本是可以跟我比。”“我虽然没有你漂亮,也不会唱歌,但我是给大树治病的医生,这一点我肯定比你强。”啄木鸟刚说完。“住嘴,就你给大叔治病的两下

  • 最让你们记忆深刻的童话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格林兄弟童话,匹若曹。丑小鸭的故事:从前有一只丑小鸭,它不合群,兄弟姐妹都嘲笑它的长相。但是,鸭妈妈却呵护它。丑小鸭豪不在意那些鸭同伴的戏弄,暗自努力,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多么励志的故事,完成了华丽的蜕变!《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这个经典的童话故

  • 《武松打虎》的出处,要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武松打虎出自施耐庵的文学名著《水浒传》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虎,武阿二成了武松。答:当武松一步步挨下岗后,遇到惊魂未定的猎户们,当猎户们听武松说只身打死了大虫

  • 童话寓言民间神话成语故事各五个?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快乐王子》、《一千零一夜》、《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小公鸡历险记》、《一只想飞的猫》、《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神笔马良》、《小布头奇遇记》、《野葡萄》等。

  • 成渝高速公路的建造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1913年,当湖南开始修筑中国第一条行驶汽车的马路时,四川即有人倡议修筑川渝马路,终因政局不定,战乱频繁,时修时停,费时9年,直至1933年才告修成440公里的川渝马路,后改称川渝公路。1934年,川渝公路沿线开始设立“转弯危险”、“慢车”、“下坡危险”等彩色木牌,并在各场镇、码头竖立地名标牌,这些

  • 参与修建成渝铁路的一共约有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一共约有十万人。为了纪念修筑成渝铁路10万民工大军的历史功绩,缅怀在筑路中献身的民工英雄,1952年9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决定在四川省内江市的梅家山修建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次年春又在纪念堂前40米处修建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