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城关,你遇见过哪些让你为之动容的民间手艺人,可以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在城关,你遇见过哪些让你为之动容的民间手艺人,可以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4/3/2 8:53:41

阮琳是兰州阮氏雕刻葫芦第三代传承人

在兰州城隍庙入口处的左侧,一个不足两平米的摊位上,摆放着已经雕刻好的形状各异的葫芦。摊位前,54岁的齐鸿民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正将“百子迎福图”刻到一个橄榄球大小的葫芦上。

你听说或见到过农村中传说中会飞檐走壁、武功高强的奇人异士吗?

我们大队的国J练武,虽然不能飞檐走壁,但也达到了一定的段位。八十年代后期,受香港武打片的影响,十几岁的李国J,开始练习打沙袋,打树桩,举石墩,居然还被增大了本力,能够放倒以前他惧怕的成年大汉儿。于是,他习武的信心大增,订《武林》杂志,买《散打》册子,借《械斗》书籍,配《跌打》药酒,以求来个无师自通,房前屋后也就成为了他的练武场地。

这娃倒也还算有几分悟性,几年下来,练就最辣手的一招,就是给一根很大很长的斑竹,大头部分钻一个洞眼,穿几股粗铁丝进去,再倒系到高高的黑桃树粗枝丫,人双手抓住竹杆倒立,以手支撑身体,并在垂直的竹杆上,作上下运动轻松自如,也就是说,李国J练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了,因此,在我们本地,有了一定的名气。树子大了有时候也会招点儿风:

他以前有一个要好的同学,那时是武警部队的现役教官,教新兵擒拿格斗,那次可能是休假回来,到李国J的生产队来吃亲戚的酒席,执意要老同学“切蹉切磋”,引得众人起哄清理场地等看热闹。

小李刚开始死活不干承认认输,后来被众人将得无法才说:同学穿的是军装,我不能打解放军。

这同学也是,每天教人习武,居然还嫌不过瘾挑战一个农民武士:立即脱掉军装八字脚摆开架势。

李国J却是不急不躁:我们练武是防身,你们部队是讲一招制敌,多为偷袭下杀手,只要躲过了你第一波攻击,你必输无疑。一副老师教训学生的派头。

军人讲究不废话,两个扫腿,小李只是身体稍动了动;同学连着又飞腿踢小李的喉咙,被小李把腿接住,一声:“去”,同学被重重摔在地上。同学被两招制服,爬起来还不忘幽默:“你们看,他的手膀子比牛胯子还大[灵光一闪][灵光一闪][捂脸][捂脸]…”;

李国J第二次出手,好象是他的父亲,在场上买茄子,被几个混混提翻菜蓝子,还被打得鼻子出血。

当时,有些人就给混混们提醒:他的儿子可是李国J,你们还不赶快把人家弄在医院去。

几个混蛋也是脑壳打铁:“李国J怎么啦,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等小李赶来的时候,居然还操匕首同时攻击。李国J背靠一堵墙,迎面腿打人,哪知只打倒一个,其的就作鸟兽散,就摇头表示“太不过瘾”。

李国J习武,只是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出过手,虽然两次都是赢得轻松,但他认为自己算不上是,农村武功高强的奇人异士。如今年龄五十挂零,身体比人强壮,和不被病毒侵身,可能这才是他练武的收效。

高手在民间,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有许多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他们那身功夫,令人五体投地、佩服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农村中学读书,每当放学回家,最感兴趣的是跟叔叔和哥哥们练习武术。

那时的农村,偷牛盗马、偷鸡摸狗时有发生。为了保护自家财产不受侵害,习武防身成了年轻人的必学之技。

村里习武爱好者从外地请来了几个武师,由于他们只懂些花拳绣腿的招式,没有实战招式的硬功夫。学了段时间没有收获,便辞退了几个武师。

后来,村里的习武爱好者打听到距离我们100公里远的一个外县,有个老头的功夫十分了得,能徒手打赢十来个壮汉,且有飞檐走壁、手劈石碎之术,是个真正懂武功的练家子。

于是,大家凑齐路费,选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请武师。

武师请来了,七十来岁,一身少数民族的装束,个子不高,走路还有些跛脚。可是那只眼睛,特别灵活,炯炯有神,看人一眼就能把对方镇住。

刚开始,大家对他的功夫将信将疑,恐怕此人浪得虚名,又花冤枉钱了。

第一个晚上,村里的年轻人好酒好菜招待他。他也不客气,大吃大喝,酒量惊人,能喝一公斤之多的酒。

酒饱饭足,这老头敞开上衣,在门口一块开阔之地,开始表演武功。

门口站着几十个武术爱好者,大家目不转睛盯着老头。

老头先抱拳向四周行礼,然后打趟大家都熟悉的见面拳,只见他身轻如燕,那只脚也不跛了,在空地上犹如猴子一般,左跳右蹿,那娴熟的招式和快如疾风的动作,令观看的人应接不遐、眼花缭乱。大家知道,请来了一个有真功夫的人,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于是,大家虚心向他学习,他也认真传授武功。悟性高的人,也能学到他的十之三四。

老者不仅武功高强,套路狠毒,而且轻功非了得,能在漆黑的晚上,凭借他那双火眼金睛,飞檐走壁、上房揭瓦,且来无踪去无影。

老者的这身功夫,我们是学不到的。听他介绍,他从十岁开始习武,练了几十年,走南闯北,和许多武林高手较量,有赢有输。有一回,他在河南武术之乡,碰上一位大师,大师看他习武悟性极高,身轻如燕,便传授了他轻功之术和破石法。他经过长期的磨练,把这些功夫习的出神入化。

我们跟他习了一段时间的武术,也大致学会些功夫,基本上能防身了。

一个月后,老者又受邀到别处传授武术去了,我们和他依依惜别,希望他有时间常来指点我们。

民间的武师很多,但多数只懂花拳绣腿、皮功夫,像这位七旬老者有真功夫的,实为罕见!

他是我唯一遇见的一位奇人异士,可惜现在早已不在人世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求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楼主好!这句话出自:《万木图》序(明)杨士奇意思是:士大夫和读书人写了很多诗文来几年这件事(就是杨公利用种树来施舍,让人们心里安宁,感觉是应该得到的),后来这些诗文都在战争中丢失了。兵:在这做战争来讲。河姆渡遗址(HemuduSite)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

  • 欧洲非洲明间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德国人的故事总是趣味十足,最有趣的大概算《吹牛大王奇遇记》(或译《明希豪森奇游记》了),吹得天花乱坠之余又似乎事事都有根据,一块猪油钓了几十只野鸭,打进鹿脑袋的樱桃核长成了樱桃树,小时候是一边笑一边看完这本书的。朝索安德利斯:本书主角,第五代的天生吸血鬼,母亲是吸血鬼,而父亲是出身管家世家的普通人类

  • 谁知道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急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燧人氏是有巢氏的儿子。燧人氏也想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他见人们用凿石取火不方便,就积极思索更好的办法。燧人氏看到神鸟啄木时发出的火星,这给他很大的启发。他回家后取来干燥的木头,用尖硬的器具与之摩擦,没过多久,干木就燃烧起来。这就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综合我们民俗学界的研究结果,我的回答是:90%的认

  • 河北沧州的特产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羊肠汤,小枣,火锅鸡,驴肉火烧沧州十大特产1.河间驴肉火烧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

  • 河北沧州有什么土特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农业特产沧州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沧州红枣又称金丝小枣,沧县、献县、泊头交界处及其周围是金丝小枣生产地。其中泊头市和位于产区中心的沧县崔尔庄是沧州红枣的正宗代表。无棣县金丝小枣栽植历史距今已有2300多年,现有百万亩枣粮间作,其品质、产量居全国之冠,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沧州枣树栽培源远流长。早在

  • 沧州适合种什么药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当归、山药。沧州地形地貌沧州地处冀中平原东部,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海波最高17米,最低2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西部是太行山山前冲积扇缘的一部分,中部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唐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东部为渤海潮汐堆积形成的滨海海积湖积平原。气候条件受纬度和地形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暖温带大陆季

  • 吴桥杂技是什么时候国家废物只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桥杂技是河北省的汉族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村东有座孙公庙,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

  • 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

  • 消失的老手艺人里,有哪些是回不去的时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据我所知,这些将要消失的手艺有蔑匠,桶匠,棕匠,铁匠……等等,时代在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废旧立新,打败你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与你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你们说生产柯达胶卷的公司是被对手打败吗?九十年代后,由于塑料用品以及不锈钢制品的普及,蔑制用品用量‘惨遭下滑,蔑匠这行当也一天不如一天,农民的竹制

  • 徐文长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立斩健儿徐渭曾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徐渭暗中写短函迅速告诉胡宗宪,胡宗宪立即下令将几人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猜妒致祸冯梦龙《情史类略》记载:山阴徐渭,字文长,高才不售。胡少保宗宪总督浙西,聘为记室,宠异特甚。渭常出游,杭州某寺僧徒不礼焉,衔之。夜宿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