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现在的春节,与以往相比较,略现不同,这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以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个团圆和热闹的氛围,放现在也是一个样,照样有年味,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祥和幸福的景象。
至于年味的体会,每个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感受都可能会有所差别,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所在。年代稍长的人感受到的是以往物质相对比较缺乏时的年味,能够吃上几顿肉,吃饱几餐饭都是享受幸福的生活,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热闹嬉戏,分享快乐和融洽感情,感觉年味特别浓厚有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着社会进入少子化阶段,没有了兄弟姐妹齐参与的那种热闹场景,热闹嬉戏的场面不再,加上现阶段也比较讲究环境保护,提倡环保,在很多地方,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禁放烟花炮竹,减少环境污染,在感觉上好象是没有了年味,总感觉好象少了乐趣,其实不然,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推陈出新,由过去的燃放烟花炮竹过渡到外出游玩,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中,没有了亲力亲为的那种体验,总感觉少了点乐趣。
如今,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一些娱乐项目和娱乐模式已经转变为个人喜好,现代的进步已经代替了过去的一些玩乐模式,个中的体会也就不同。所以说,大家都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变化中转变角色,在现实中进步。细心体会,年味还是那样浓,还是那样热闹欢腾,还是随处可见欢乐的景象。
1、时间问题,以前的春节从年从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期待了,一直持续到过了元宵节。现在都是要忙到年前一两天到了初六就全都要出来去上班去忙活了。
2、年俗少了,以前的记忆里正月里舞龙灯弄社火敢庙会好多春节活动都没有或者变味了。
3、年少的我们当时无忧无虑,现在到我们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的年纪,也没有什么心思过年了。
4、亲戚间的各种攀比,各种打听。家里的爷爷奶奶辈不在,整个家族没有了凝聚。亲戚也不愿意走动。
5、部分地区因为环保,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冷冷清清缺少了爆竹氛围,和平时一样。
春节我们的传统大节,需要国家层面的引导,社会层面的配合。越来越多人忘记了年俗,忘记了过年祭祖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