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由于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会计从业人员开始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逐渐被本位主义取代
财政部于1949年12月设置了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专门机构,会计立法工作逐步展开.在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主要以财政部的名义颁发了一系列行业性的会计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会计操作法规体系.
浅谈如何加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中国国情及会计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加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是综合的。本文根据我国会计文化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现阶段我国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会计文化的涵义及要素会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强调以人为本的会计管理哲学,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而言,又是一种亚文化。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都以人为出发点,以文化形式实现会计人员群体的凝聚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四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会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系统思想和整体观点,不断评估各要素对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实现会计文化的整体优化。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