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务礼仪的发展史

商务礼仪的发展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1/24 9:49:24

商务礼仪的归源还是来自中国礼仪这只是在基础的礼仪形式上发生些变化。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从人类把对神、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转向人类自身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敬畏、祭祀的活动日益纷繁,逐步形成种种固定的模式……终于形成为礼仪规范。可见,从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来考察,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必然要求和必然的反映。这一点,也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规范的形成和变迁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发现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变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周以前的礼仪制度,由于材料匮乏,文献不足,已经难以详考了。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现在,要研究探讨古代主要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虽然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它们的论述中有不少只是出于后世儒家的理想,但它们在文化史上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影响的。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万世一贯的,而只能与时俱变,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老子孙子,以及苏格拉底、伯拉图、释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经典。两千多年来,他们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每每要回到那个时代去寻找智慧。对于孔子诸家倡导的礼乐文化,人们也应该作如是观。

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列强入侵,国人激于时变,把落后挨打归咎于传统文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试想,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挨了强盗的打,人们可以责怪他没有拳勇,但却不可以责怪他不该知书达理。如果书生从此丢掉书本,只练武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强人”,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一个人人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的文明时代。因此,人们既要习武强身,又要弘扬既有的文化,礼乐文化终究会有它新的用武之地。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带给世界深远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保存颇多,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令人汗颜的是,在人们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却是非常惊人。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的人已经日渐稀少。作为民间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礼、生日礼仪等庆典,正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剧地西化;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正日益成为中国年轻人的重大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表征的礼仪、节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经被国民抛弃,它的消亡也就不会太远了。炎黄子孙、有识之士,当知忧虑。

中国几千年文明铸就的礼仪文化,原本可以成为旅游经济的强项,可是,许多行业成员连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您请十个字的礼貌用语都说不好,遑论其它。尽管眼下宾馆、酒店等越造越华丽,而服务质量却始终是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令人长叹。此外,近年出境旅游的国人与日俱增,但举止粗俗,缺乏礼仪教养者不乏其人,海外舆论的批评时见报导,使人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政府将明礼诚信作为二十字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如何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规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国传统的礼仪文明,是宝贵的思想资源,正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借鉴。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的文化顶峰是在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两朝盛世唐宋文化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文化顶峰。有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杜牧、等等;其中李白(诗仙)和杜甫(诗圣)通称“李杜”是诗坛的最高峰,至今无人超越;还有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另外还有北宋伟大的词作家:豪放派以苏轼、辛弃

  • 商朝跟商丘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殷商文化,起源于商部落的发源地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商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如玄鸟生商、王亥经商、成汤都商。商丘是商部落的肇兴地、商业的发源地、商朝的建都地等。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于商丘,是全国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殷商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不仅相当进步而且日

  • 商朝中后期,朝政已衰,为何能又一次达到鼎盛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朝代的兴盛与衰落,都与最高统治者息息相关。商朝中后期虽朝政已衰,但是出了个武丁。武丁年幼时,他的父亲曾让他在民间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段经历使得武丁了解了民间疾苦。他就位以后:1、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为相,妇好为将。傅说原为奴隶,他勤学好问,对国家大事颇有见解。在工地上遇到了布衣武丁,他们一起干活

  • 从衡阳到凤凰古城怎么坐车?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张家界到凤凰四个小时,大巴车票40元/人,吉首到凤凰一个小时,大巴车票12元/人,怀化到凤凰两个半小时,大巴车票22元/人,查询网址:按你的行程输入相约城市名,即可看到相应的火车时刻。票价仅供参考L701/4/1、L702/3/3列车时刻表(广东方向的朋友可参考此趟列车)吉首始发站茂名东茂名东达站吉

  • 楚国的巫文化有什么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巫文化对楚辞有很大的影响。楚地有着浓厚的巫文化传统,那里的风俗信巫鬼,重淫祀。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指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九歌》就是楚国巫风祭祀的歌舞,屈原将它加工改编成楚辞。不仅如此,这种信鬼祀神而崇奉巫风的习俗,也极大地影响了《离骚》

  • 庸人自扰?到底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庸人自扰”的真实来历唐代陆象先,曾在益州任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史,后又任蒲州刺史。他处理政事提倡仁恕,反对严刑峻法。有一次,有个小官吏犯了罪,陆象先只是责备了他几句就算了。小官吏的上司说:“像这样的罪犯应该判杖刑。”陆象先说:“人情是相差不多的,我的话难道他不了解吗?如果要用杖刑,应该从你开始。”

  • 快过春节了,每逢春节就得贴对子和年画,请问中国年画是什吗时候起源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年画是我们古代先民的艺术创造,是独具中国文化气质的艺术符号,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年画追其端绪,应是从辟邪镇宅的原始宗教信仰而来。年画是与年俗相关的民间艺术,年画起源于春节贴在门上的“桃符”。殷商时代,我国巫文化的繁盛期,年头岁尾,先民喜好祭神、祭祖,形成了一系列的年俗活动。这就是

  • 楚国的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历代楚辞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用儒家思想去分析的倾向,而忽略了楚地的巫文化,或者没有正视巫风习俗的重要影响。然而,正是弥漫在湘楚大地的巫风习俗构成了屈原作品艺术特色的主要基础,正是那遥远而陌生的巫祭礼俗,赋予了楚辞独特而复杂的文化背景。屈赋中无论是对灵均形象的塑造、神巫降陟的场面描写还是意象的运用以及男

  • “庸人自扰”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成语庸人自扰发音yōngrénzìrǎo解释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示例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华而实《汉衣冠》三《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据我说书的看起来,那庸人自扰倒也自扰的有限

  • 中国巫术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巫术来自于舜帝部落,传说,舜帝的时候,为了给老百姓生产食盐,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舜就让他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了酋长,咸即善于煮卤土为盐而得名。巫咸国的人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龙,地处大荒之中,它与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称作十巫。巫咸国在安邑城南,传说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