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解释成语"日暮途穷"?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日暮途穷"?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1/2 17:03:41

解释成语“日暮途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日暮途穷

【拼音】:rìmùtúqióng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平的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奢,一个是费无忌。费无忌得到楚平王的宠爱,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会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诬告太子。没想到平王竟然相信,还把太子调到边关去。但是费无忌还是不放心,担心太子找机会报复,因此他又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杀害太子。'

心狠的费无忌还不愿罢休,他想到伍奢有两个儿子,于是他又派人杀害了伍奢他的大儿子,只有伍奢的小儿子伍员逃走了。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谎言,认为伍员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员。伍员为了逃命,一夜之间头发胡子全白了。后来他逃到了吴国,帮助吴王,建议派兵攻打楚,经过五次战争,终于打到楚国都城,这时平王已死,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尸体,亲自鞭尸。伍员的老朋友知道之后便责备他。伤心的伍员对他说:我像一个走路的人,此时天色已晚,但是路却很远,所以会做些违背理的事。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投笔从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投笔从戎,拼音是tóubǐcóngróng,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那么典故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

  • 成语"灌夫骂座"有什么典故吗?"灌夫骂座"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灌夫骂座”有什么典故吗?成语“灌夫骂座”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灌夫骂座】故事的主人公:灌夫,西汉著名将领。【灌夫骂座】是什么意思?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灌夫骂座】出自哪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

  • 如何解释成语"曲突徙薪"?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曲突徙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曲突徙薪【拼音】:qūtūxǐxīn【解释】: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

  • 一鸣惊人语出《韩非子·喻老》,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一

  • 如何理解成语"一代楷模"?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代楷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代楷模【拼音】:yīdàikǎimó【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骄奢淫逸。他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

  • 弃官奉亲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弃官奉亲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州官放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州官放火”?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州官放火【拼音】:zhōuguānfànghuǒ【解释】: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个名叫田登的州官。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下令不准人们

  • 历史文化探索:明察秋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明察秋毫,读音是míngcháqiūháo,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那么成语明察秋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

  • 如何理解成语"因势利导"?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因势利导”?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因势利导【拼音】:yīnshìlìdǎo【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

  • 成语"后生可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后生可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后生可畏【拼音】:hòushēngkěwèi【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成语故事】: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子,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