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不可救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可救药 "含义详解

成语"不可救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可救药 "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67 更新时间:2024/1/18 19:30:50

成语“不可救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不可救药”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拼音】:bùkějiùyào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故事】:

西周的厉,生活奢侈,骄奢淫逸,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冒死劝谏,但厉王根本不听。那些厉王宠信的奸臣们都嘲笑凡伯。凡伯眼看着国势日衰,内心十分焦急,于是写了一首诗警告这帮人。大意如下:不是我老了,才说这些话,忧患没到来时还可防止;假若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燃旺了的火焰,就没法救了。果然,不久以后老百姓终于忍无可忍,冲进王宫,把周厉王赶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周厉王在那儿呆了十四年,直到死去。

不可救药:人或事物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诗经·大雅》:多将(火高)(火高),不可救药。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万马齐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土。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

  •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雷池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所谓的雷池是在哪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不敢越雷池一步出自于《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白话意思就是:庾亮给温峤写信:我更加担心在西边镇守的陶侃

  • 成语"气壮山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气壮山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qìzhuàngshānhé【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成语故事】:北宋末年,解州闻喜县人赵鼎,少年时

  • 红楼梦第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回该如何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红楼梦第三回内容概括:贾雨村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传闻朝廷起复古员,请林如海写信给贾政帮助(自己有此意,却偏要林如海说出,是奸雄之心)。林如海热心帮助,并且说出荣国府的贾母要接黛玉的工作,让贾雨村和黛玉同行。贾雨村有了两个小童,当是林家所赠。贾府接黛玉只要几个老妇人,连牢靠下人都没有,则是王

  • 历史文化探索:釜底游鱼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釜底游鱼,拼音是fǔdǐyóuyú,意思是指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出自《后汉书·张纲传》。那么成语釜底游鱼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张纲是东汉顺帝时的一个小官,为人忠诚,刚直不阿。他不怕专断独行的大将军梁冀,上奏皇

  • 历史文化探索:白驹过隙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白驹过隙,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jūguòxì,意思为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那么成语白驹过隙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孔子专程去向德高望重的老子请教关于“至道”的学问,老子对孔子说道:“你想问道的学问,就必须先斋戒,把心里的杂

  • 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拼音】:chéngménshīhuǒ,yāngjíchíyú【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成语故事】:“

  • 成语"尔虞我诈"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尔虞我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尔虞我诈【拼音】:ěryúwǒzhà【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庄王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因久攻不下,决定撤军。这时,替庄王驾车的申叔时建议说:我们如果在

  • 成语"半老徐娘"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详解半老徐娘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半老徐娘”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娘”是何许人,她是南朝梁元帝的一个妃子,娘家名叫徐昭佩,因年过芳龄,却还打扮的十分的风骚,故有“徐娘半老,犹尚多情”一说。可见不是所

  • 成语"作法自毙"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作法自毙【拼音】:zuòfǎzìbì【解释】: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成语故事】:商鞅变法,首先取消了贵族的特权,规定重新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贵族由此失去了无功受禄的特权,对商独十分不满,但商鞅有秦孝公支持。贵族虽怀恨在心,仍然毫无办法。秦国经变法以后,很快强盛起来,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