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钟室之祸语出《汉书·韩信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钟室之祸语出《汉书·韩信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3/12/15 2:46:33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钟室之祸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钟室之祸,指的是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后比喻功臣遭忌被杀,出自《汉书·韩信传》。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十年,陈豨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意哉!”遂夷信三族。

韩信(公元前231—前196年),秦末汉初人。他的辉煌顶峰期,是25岁任汉大将军,至29岁指挥垓下之战。在这五年中,他不仅为汉王刘邦,制订统一天下的总体战略规划,而且率领汉军,度陈仓,出函谷,泅黄河,越井陉,决潍水,战垓下,连征八国,最后战胜霸王项羽,灭亡西楚,完成江山一统大业。

韩信家境贫寒,有一般百姓知恩图报的善心,有普通士人“为知己者死”的忠诚;他从小立志,建功立业,做官封侯,却没有霸诸侯、做天子的擎天大志。他借助君主之势,实现理想;对君主,他知恩图报,忠贞不二,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改初心。

汉十一年,陈豨反叛,汉王亲征,邀他同往,这应该是消除疑惧,弥补隔阂的极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去了何来“钟室之祸”?但是,他竟然借口身体不好回绝了。

汉王亲征期间,皇后吕雉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召见丞相萧何,商量对策。吕雉知道,汉王嫉畏韩信,一直担心,防不胜防,只因他功劳太大,不忍心没有罪证,就把他除掉。

她也知道,萧何是韩信的知己,不妨先探探他的口气。以前萧何,为官清正,民气甚旺,却也犯了汉王大忌。为此,他谨慎自污,不敢稍有大意。这次,他为了自保,不敢为老友辩解,就不惜顺着吕雉的意,以便给自己洗刷疑点。

他遵吕雉旨意,亲登韩府,佯说,汉王来信,陈豨伏法,群臣列侯,都入宫庆贺。韩信说,有病,不去。萧何劝说,有病,也要强行打起精神,进宫祝贺。萧何可是他的伯乐,他的话,能不听吗?

谁知一入宫,吕雉就命武士将他擒拿,说有人告他谋反。没有办理法律手续,也没有履行法律程序,便将他推入长乐钟室,粗暴地斩杀。直到这时,他才从梦中清醒,说悔悟当初,不听蒯通之言。

韩信,他用他的军事才能,创造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留下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却又用他的政治懵懂,创造一出凄惨壮烈的悲剧,留下了催人深思的人生话题,让后人感叹世事的艰辛,生命的悲壮,以及历史的沉重。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贪小失大"?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贪小失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贪小失大【拼音】:tānxiǎoshīdà【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想并吞近邻的蜀国,但由于秦蜀之间的秦岭山高路险,攻

  • 历史文化探索:口蜜腹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口蜜腹剑,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mìfùjiàn,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人阴险。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比喻口头上说话好

  • 历史文化探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汉语成语,意思是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穷书生看到《

  • 成语"披荆斩棘"出自于哪里?与冯异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冯异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将,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汉光武帝刘秀刚起兵时,他就在刘秀手下效劳,立下很多战功。他虽然功高盖世,为人却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人们非常敬仰他。汉光武帝派冯异率军队平定关中,冯异果然不负众望,真的使关中安定下来。光武帝大喜,封冯异为阳夏侯,让他担任征西大将军的

  • 成语"一丘之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丘之貉"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丘之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词。貉(hé):貉的别名称狸,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它是东

  • 成语"疲于奔命"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疲于奔命"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疲于奔命”这则成语的疲是疲备、劳累;奔命是奉命令奔走。形容忙于奔走而筋疲力尽。也形容事务繁杂,应付不过来。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而死。

  • 成语"天衣无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衣无缝”?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衣无缝【拼音】:tiānyīwúfèng【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成语故事】:天衣无缝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灵怪录·郭翰》。郭

  • 成语"初出茅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初出茅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初出茅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初出茅庐的典故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

  • 成语"改弦更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改弦更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改弦更张【拼音】:gǎixiángēngzhāng【解释】: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

  • 成语"依样葫芦"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依样葫芦"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依样葫芦”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宋太祖对于一些办文告和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向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太祖听了,笑着说:“这种官很难做,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