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克勤克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克勤克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68 更新时间:2023/12/18 4:32:45

如何解释成语“克勤克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克勤克俭

【拼音】:kèqínkèjiǎn

【解释】: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成语故事】:

“克勤克俭”这则成语的克是能、能够。指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后泛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这个成语来源于《尚书.大禹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古时候,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苦于水患,热切希望加以治理。

帝时,受尧的委派负责治水,九年不成。

舜帝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当时虽然他刚刚结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认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败的教训,废弃了过去一贯采取的堵塞方针,采用了疏导的办法。他日夜辛劳地带领着百姓疏通河道,开渠作坝,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长达十三年的艰苦岁月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口,都没进去看一下,与群众一起节衣缩食,同甘共苦,最后,终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见他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禹,他对禹说:“大禹啊,你是一个最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是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职位的。”

在舜的再三坚持下,禹便接替了舜的职位,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钟室之祸语出《汉书·韩信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钟室之祸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钟

  • 如何理解成语"贪小失大"?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贪小失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贪小失大【拼音】:tānxiǎoshīdà【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想并吞近邻的蜀国,但由于秦蜀之间的秦岭山高路险,攻

  • 历史文化探索:口蜜腹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口蜜腹剑,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mìfùjiàn,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人阴险。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比喻口头上说话好

  • 历史文化探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汉语成语,意思是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穷书生看到《

  • 成语"披荆斩棘"出自于哪里?与冯异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冯异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将,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汉光武帝刘秀刚起兵时,他就在刘秀手下效劳,立下很多战功。他虽然功高盖世,为人却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人们非常敬仰他。汉光武帝派冯异率军队平定关中,冯异果然不负众望,真的使关中安定下来。光武帝大喜,封冯异为阳夏侯,让他担任征西大将军的

  • 成语"一丘之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丘之貉"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丘之貉”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词。貉(hé):貉的别名称狸,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它是东

  • 成语"疲于奔命"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疲于奔命"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疲于奔命”这则成语的疲是疲备、劳累;奔命是奉命令奔走。形容忙于奔走而筋疲力尽。也形容事务繁杂,应付不过来。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而死。

  • 成语"天衣无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衣无缝”?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衣无缝【拼音】:tiānyīwúfèng【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成语故事】:天衣无缝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灵怪录·郭翰》。郭

  • 成语"初出茅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初出茅庐"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初出茅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初出茅庐的典故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

  • 成语"改弦更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改弦更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改弦更张【拼音】:gǎixiángēngzhāng【解释】: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