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木人石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木人石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17 16:11:30

木人石心,拼音是mùrénshíxīn,本义为“木头人,石头心”,比喻人全无感情,不为外物所动。后来以“木人石心”等形容意志坚定,任诱惑都不动心。出自】《晋书·隐逸传·统》。那么成语木人石心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历史典故】

晋朝有个名士叫夏统,会稽人,是位超凡脱俗的隐士。他多才善辩,,很有名气。当时,许多人劝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

一次,他来到了京城洛一陽一,太尉贾充听说了,便想利用他的才学名望来扩充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劝他到自己身边来任职,被他婉言谢绝。贾充不甘心,调来整齐的军队,装饰上华丽的车马,吹着响亮的号角,从夏统面前走过。贾充对夏统说:“如果你同意到我身边来做官,就可以指挥这些军队,乘坐这样华美的车子,那该有多威风啊!”夏统对眼前豪华显赫的场面就像没有看见似的,根本不动心。

贾充仍不死心,又招来一些美一女,在夏统面前轻歌曼舞。贾充心想,这下你总该动心了吧。不料,夏统漠然如初,毫不动摇。贾充见全然打动不了夏统的心,不解地说:“天下竟有这样的人!真像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惩羹吹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惩羹吹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惩羹吹齑【拼音】:chénggēngchuījī【解释】: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成语故事】:“惩羹吹齑”这句

  • 成语"知难而退"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知难而退【拼音】:zhīnánértuì【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它们为了争夺霸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战争。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它有时依附晋国,有时又不得

  • 成语"天衣无缝"有什么典故吗?"天衣无缝"的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天衣无缝”有什么典故吗?“天衣无缝”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衣无缝】故事的主人公:郭翰【天衣无缝】是什么意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天衣无缝】出自哪里?前蜀·牛峤《灵怪

  • 成语"间不容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间不容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间不容发【拼音】:jiānbùróngfà【解释】:间:中间。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成语故事】:西汉的辞赋家枚乘,是吴王刘濞的谋士,他见刘濞积蓄力量准备反叛,便

  • 成语"下里巴人"出自于哪个典故?"下里巴人"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里巴人”出自于哪个典故?“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玉答道:“先让我说

  • 成语"举一反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举一反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举一反三【拼音】:jǔyīfǎnsān【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成语故事】: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

  •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疲于奔命】故事的主人公:巫臣,本名屈巫,字子灵,春秋时期著名人物。原是楚平王大夫,出自楚国公族之一的屈氏。因慕夏姬之美,而用计携夏姬出奔晋,辅佐晋景公。子重

  • 成语"至死不悟"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至死不悟”?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至死不悟【拼音】:zhìsǐbùwù【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成语故事】:古时候,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捉到了一只小麋鹿,心中十分高兴,便把这小麋鹿带到家中养了起来。

  • 成语"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三迁之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滨

  • 成语"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闻鸡起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闻鸡起舞【拼音】:wénjīqǐwǔ【解释】: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成语故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