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间不容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间不容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19 更新时间:2024/1/18 18:46:54

如何解释成语“间不容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间不容发

【拼音】:jiānbùróngfà

【解释】:间:中间。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成语故事】: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是吴刘濞的谋士,他见刘濞积蓄力量准备反叛,便上书劝谏。原来,刘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刘邦称帝后,把他的亲属分封到各地当诸侯王,并赋予这些诸侯王很大的权力。时间长了,诸侯王与朝廷尖锐对立,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

为此,文帝、景帝两代逐步削减王国封地。刘濞对此不服,阴谋反叛,引起了枚乘对这件事的严重关切。枚乘在上书中分析了反叛的严重后果。他举例说,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干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重物,这重物悬在空中,下面是无底的深渊,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极其危险。接着他又指出,马刚受惊骇就打鼓吓它,线将断又吊上更重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线在半空断掉无法连结,马坠入深渊无法救援。

这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两者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请大王深思。尽管枚乘以及其它一些谋士反复劝谏,吴王刘濞还是不听,决定谋反;于是枚乘等人离开刘濞,前去投奔梁孝王刘武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下里巴人"出自于哪个典故?"下里巴人"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里巴人”出自于哪个典故?“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玉答道:“先让我说

  • 成语"举一反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举一反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举一反三【拼音】:jǔyīfǎnsān【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成语故事】: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

  •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疲于奔命”是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疲于奔命】故事的主人公:巫臣,本名屈巫,字子灵,春秋时期著名人物。原是楚平王大夫,出自楚国公族之一的屈氏。因慕夏姬之美,而用计携夏姬出奔晋,辅佐晋景公。子重

  • 成语"至死不悟"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至死不悟”?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至死不悟【拼音】:zhìsǐbùwù【解释】: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成语故事】:古时候,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捉到了一只小麋鹿,心中十分高兴,便把这小麋鹿带到家中养了起来。

  • 成语"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三迁之教”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滨

  • 成语"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闻鸡起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闻鸡起舞【拼音】:wénjīqǐwǔ【解释】: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成语故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

  • 成语"心有灵犀"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心有灵犀一点通【拼音】:xīnyǒulíngxīyīdiǎntōng【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成语故事】:“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出自《李义山诗文全集·无题》。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

  • 历史文化探索:割席分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割席分坐,拼音是gēxífēnzuò,意思是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出自《世说新语》。那么成语割席分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朝时,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xīn)。他们感情很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

  • 成语"上行下效"该怎么理解?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上行下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上行下效【拼音】:shàngxíngxiàxiào【解释】: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成语故事】: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

  • "版筑饭牛"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版筑饭牛”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意思?这个典故成语,说的并不是一个历史典故,而是由两个历史故事合成而来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这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商王武丁用筑墙的贤士傅说为相的故事。一个是齐桓公拜喂牛的宁戚为上卿的故事。所以“版筑饭牛”的出处有两个,“版筑”出自《书·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