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万死不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如何理解成语"万死不辞"?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4/1/16 10:58:57

如何解释成语“万死不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万死不辞

【拼音】:wànsǐbùcí

【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暗渡陈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暗渡陈仓【拼音】:àndùchéncāng【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原意是指不加掩饰地公开做某事,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从而方便从事某个实际要展开的行动而不被发觉,以达到

  • 历史文化探索:偷梁换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偷梁换柱,读音为tōuliánghuànzhù,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意思为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

  • 成语"墙头马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墙头马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墙头马上】故事的主人公:少俊、李千金【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为男女爱慕之典实。【墙头马上】出自哪里?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

  • 成语"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末年,梁山好汉在山东起义,拥戴宋江为首领。起义军纪律严明,杀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屡屡挫败朝廷派来讨伐的军队,声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在离梁山泊大寨不远的山下,有个杏

  • 如何解释成语"曲高和寡"?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曲高和寡”?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曲高和寡【拼音】:qǔgāohèguǎ【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成语故事】: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

  • 成语"发蒙振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发蒙振落”?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发蒙振落【拼音】:fāméngzhènluò【解释】: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成语故事】:“发蒙振落”这则成语的意思

  • 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兔死狐悲”?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兔死狐悲【拼音】:tùsǐhúbēi【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成语故事】:“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泣”。这个成语,原出自《宋史·李全传》。后又见于《元曲选·无

  • 成语"前倨后卑"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前倨后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前倨后卑【拼音】:qiánjùhòubēi【解释】:倨:傲慢;卑:谦卑,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成语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游说列国,联合起来共同抵

  • 成语"万死不辞"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万死不辞【拼音】:wànsǐbùcí【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

  • 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