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兴盛了几百年?

商朝兴盛了几百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61 更新时间:2024/2/5 14:00:26

商朝元前1600年建立与公元前1046年灭亡,号称六百年殷商!

据说800年,不是有句话叫800年成,600年大周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什么符号能代表殷商文化 能代表殷商文化符号或汉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玉圭符号、甲骨文商朝基本上继承了夏朝的制度,并在此基础手上有所发展。商朝的代表是甲骨文字。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阳城,那里是商朝的都城。

  •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青铜文明有哪些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奴隶阶级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所创造的灿烂艺术遗产之一,它与原始时代的陶器制作同样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种类繁多,造型新奇,纹饰精美而著称,在中外文化艺术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而著名于世.”(《中国古代

  • 商朝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商朝人掌握了高温冶炼技术? B.青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B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析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评论陌语哲采纳率:68%擅长:暂未定制

  • 六年级上册数学开心每一天14页答案全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一。(1)[(38000+32000)-(30000+15000)]÷(30000+15000)≈55.6%(2)(15000+30000+32000+38000)÷12≈9583(元)(3)下半年种蔬菜收入比上半年多多少元?(32000+38000)-(30000+15000)=25000(元)二

  • 商王朝的甲骨文与周王朝的金文是一个文化体系吗?周王朝的文化水平是否比商王朝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文化体系”是个比较含混的概念,是问殷商甲骨文和两周金文有没有继承关系吗?如果是这个意思,答案是肯定的。周灭商,然后延续了七八百年,文化水平自然会比殷商高了很多。一甲骨文,是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兽骨龟甲上契刻的文字。其他地区和周代,亦有甲骨文发现,但数量不多。这些兽骨龟甲共发现了15

  • 为什么历史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而之后的王朝最多三百年而已,再没能超过周朝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初期的文化一般认为商朝时期比较迷信鬼神上帝,每遇事必占卜。虽然从《尚书》看也不全然,因为商朝有德的君臣也会讲德政仁爱,如太甲中伊尹说: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德惟治,否德乱。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

  • 对于商代历史,是否受周朝影响,我们轻慢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没什么轻慢的,首先商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从先商到早商再到晚上,一共延续五百余年,三十多位国君。而现在很多人只要一提起商朝,除了末代君主帝辛,甚至连一个商王都不知道。很显然这是一种狭隘、以偏概全的观点。一个拥有五百余年历史,三十多位君主的朝代,肯定是有贤能的君主,也有

  • 三星堆文明和同时期的殷商文明哪个更先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不好意思,“三星堆文明”的表述大约不准确,应该是“三星堆文化”。其与中原夏商文化有联系也有不同,目前看,规模及水平,没有达到或超过中原。一,“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市以西约10公里的南兴镇三星村。那里发现了古城遗址,北面是鸭子河,南面是马牧河。马牧河南岸有三座黄土堆,故被称“三星堆”。马牧

  • 周朝的文明成果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方面的成就第一、“五行”与《周易》。西周末年就已出现了对“五行”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水曰润下”,是指水具

  • 商周有哪些青铜器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