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甲骨文的出土对商朝的历史有何研究价值

甲骨文的出土对商朝的历史有何研究价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4/3/26 3:18:49

河南安阳小屯清代王懿荣清末在北京做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全国唯一的一所大学的校长)。他是一位既精于文字研究,又有考古癖好的老先生。

简述金文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历史: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前219年)。商朝金文纵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千二百余字。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然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四十余字。西周金文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东周金文自平王东迁以降,铁器渐见,钟等青铜乐亦渐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故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般,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秦汉金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为小篆,且不再刻铭文于钟鼎之上,由是金文渐衰。及至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自是不见于史。影响: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商朝迁都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盘庚迁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从此商王朝结束了“荡析离居”、“不常厥邑”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灿烂的新时期。

  • 什么是政治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文化的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既可以是政治行为群体,如民族、阶级、

  • 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

  • 研究商朝之前的历史主要靠什么材料?这些材料和文字材料相比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之前是靠史记诗经先秦诸子文章但是比较接近事实的是周人的《尚书》,毕竟时代比较近,并且作为商朝的终结者,他们的评价还比较客观,没有像后人那样泼冷水,而且有一点比较值得注意,周人描述的牧野之战中,商人为了保家卫国,“血流漂杵”,所以商军根本没有倒戈,而是奋战到底。事实上商朝的主力部队在山东一带,当时抗周

  • 白酒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

  • 中国传统文化论酒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从科学的角度考察什么是酒和酒文化?喝酒就是喝酒,喝酒有文化吗?提酒文化是否滥用了“文化”的概念,有损学术的严肃性?一个“酒”字能做多少文章?据调查,11.4%的北京人认为酒量一种麻醉剂,11.9%的人认为酒是酒精和水组成的物质,22.8%的北京人视酒为一种高级饮料,24.6%的人认为酒是造物主赐予人

  •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发张的因素:1、最重要的自然是气候因素,其后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不同的饮食材料。气候对人们主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南稻北麦”上。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因而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这里气候的主要特点,

  • 谈谈你对现代饮食文化的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一、饮食结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

  •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还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原因三点:1、青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具有坚硬、锋利的特点,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2、商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充分体现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3、当时的青铜器已经运用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周朝,就是传说中的封建社会。周王无论在政治还是

  • 商周之间的文化差别在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常识制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