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从古到今,中国人一向敦于友谊,友人相逢,无论是久别重逢,还是应邀而逢,都要把酒叙情,喝个痛快。中国人把婚礼的筵席称“喜酒”,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重阳节要喝“重阳酒”,端午节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酒种类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药酒等等应有尽有。其中,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受到了中外宾朋的好评。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评出了18种中国名酒。这些酒是:贵州茅台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剑南春,贵州董酒,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贡,四川泸州老窖酒,江苏洋河大曲酒,烟台葡萄酒,北京中国红葡萄酒,河北沙城白葡萄酒,河南民权白葡萄酒,烟台味美思,烟台金奖白兰地,山西竹叶青,绍兴加饭酒,福建沉缸酒,青岛啤酒。中国不仅酒的种类繁多,而且还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中国人在饮酒方面还编织了许多酒令和饮酒歌。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多不喝少,一点不喝也不好”、“一杯酒,开心扉”、“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十杯酒,红心与朝日同辉”……因此,从古至今以酒为引子的典故也十分丰富,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至于以酒为题的文字创作则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饶有趣味的内容。中国的酒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喜欢慢慢的品尝,不喜欢一饮而尽,更不喜欢喝得酩酊大醉。所以不仅在饮酒的器皿上有许多讲究,在饮酒的方式上也多种多样。如酒盅要小,满杯为多少份量都有固定标准。在民间,还有温酒、烫酒的习惯,认为饮凉酒有害于健康,常常把瓶中的酒倒入酒壶中,放在热水中温一下,热了再饮。这些有关酒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一种生活习俗。但随着外国酒文化的侵入,中国的酒文化也逐渐在发生着变化。
更多文章
中国传统文化论酒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从科学的角度考察什么是酒和酒文化?喝酒就是喝酒,喝酒有文化吗?提酒文化是否滥用了“文化”的概念,有损学术的严肃性?一个“酒”字能做多少文章?据调查,11.4%的北京人认为酒量一种麻醉剂,11.9%的人认为酒是酒精和水组成的物质,22.8%的北京人视酒为一种高级饮料,24.6%的人认为酒是造物主赐予人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发张的因素:1、最重要的自然是气候因素,其后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不同的饮食材料。气候对人们主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南稻北麦”上。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因而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这里气候的主要特点,
谈谈你对现代饮食文化的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一、饮食结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还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原因三点:1、青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具有坚硬、锋利的特点,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2、商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充分体现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3、当时的青铜器已经运用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周朝,就是传说中的封建社会。周王无论在政治还是
商周之间的文化差别在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常识制度篇。
有关夏商周的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商朝开始出现青铜器、甲骨文周朝分成西周与东周,西周在前东周在后建立西周的是周武王,使西周成为东周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东周也可以称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开始,周王室末落,开始了诸候争霸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学术大动荡,经典代表有儒家,道法,墨家,兵家
商朝宫廷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商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都有臣、妾、僮、仆、宰、奚等大批的非生产性的奴隶,广泛地使用于家内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奴隶除了负担极为繁重的家内杂役之外,有时还要直接为奴隶主贵族生产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他们的地位比一般众庶更为低贱。为了防止奴隶逃亡,奴隶主贵族有时还要给奴隶带上刑具。在殷墟出土的三个奴隶陶俑,手上
七年级历史卷子,求答案高分!!!(括号为横线)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权力)。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国君)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疆土),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夏,商,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
商代文化遗存中,为何多次出土青铜面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仔细去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在商朝的时候,先民们是非常喜欢造青铜器的。根据目前的考古学家的发现,商朝经常出土青铜面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当时的人们非常喜欢祭祀,而且当时的技术确实能够去造青铜器。一、商代文化遗存中,经常出土青铜面具对于商朝,大家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商纣王,但是商朝在
商朝的遗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遗址是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