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起源,就知道最基本的利用工具的知识,甚至于居住在巢穴里面,甚至于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甚至于使用火,这都是在旧石器时代。所谓旧石器时代,就是当时的人类使用的石器非常粗糙,基本上是原始形态上的石凿。这个时期人类就已经具有了居住、火、熟食等等这样一些具有人类特征的习惯,同动物区别开了。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为相反但又息息相关。现代文化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的体现主要在诗词、音乐、曲艺等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古人们的思想文化与观念,是千百年来人们留下的精华。社会、制度、战争影响着文化,所以艺术不仅仅是艺术,也是生活,也是历史。很多人说我们应该保护传统文化,但又从何开始呢?
再来说说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有西方文化的补充,还有自我升华的部分。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一个文化是完美,但也不是没有完全失败的。
古典、传统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更多的是“古为今用”。杨清茨的创作并不是奉古典为圭臬、以传统为旨归的,她的出发点是当今现实,其目的也是解决现代问题,她的诗同样体现着现代性,是现代人用现代汉语、现代表达方式书写的现代诗。众所周知,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其词汇、语法、句式等均已发生重大的迁移,诗歌的表达方式、艺术技法、美学范式等也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当今时代去写那种标准的“古诗”一方面已经不太现实,另一方面意义也不大。
而且高铁、《延禧攻略》、手机、球迷、世界杯等也进入她的诗歌视域,颇为生动、灵动,具有现代感和现实感。杨清茨的诗所呈现的是一种典雅、优美、更具弹性和活力的现代汉语。在当今已经由于过度消费化、功利化而使得日常语言变得有些贫乏的情况下,杨清茨的语言探索无疑是有启发性的,它是现代的,又是有根的,它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恢复、接续了其优雅、端方的传统气韵。
有冲突,古代是农耕文明,出嫁的女儿没有继承权,也不需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现代的文化中法律不仅规定了男女有平等的继承权,而且也需要赡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