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禹是怎么当上夏王的?这和良渚文化的消失之间有什么关系?

大禹是怎么当上夏王的?这和良渚文化的消失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2/16 1:40:24

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01.总述

据专家考证,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新世纪的小冰期结束,南北两极的冰盖回缩。由于天气变暖,史前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发展的问题。顾颉刚教授就认为,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华夏大地实际上进入了所谓的“龙山时代”。以黄河与长江为依托,各种文化如满天星斗般相互辉映,使华夏大地熠熠生辉。其中比较大的文化遗存有:黄河流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等。

为了叙述方便,咱可以大致上把这一时期的华夏大地分为三个集团,分别是黄河流域的华夏族集团;丹江附近的苗黎集团;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夷族集团。但请注意,专家在良渚文化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淤泥和大洪水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史前遗迹中也有发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华夏大地,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似乎到处都发生了大洪水。

洪水滔天,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

《山海经海内经》

02.大禹治水,良渚先民踊跃参加

据先秦经典《尚书益稷》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要求苗黎集团派人出来服役,但被后者拒绝了。于是大禹向舜汇报,说东方的良渚先民倒是很热心地帮助我们治水,但苗黎集团却借故推脱,我们应当注意。事实上,在大禹看来,只有用武力彻底征服苗黎集团,华夏族才能全身心地进行治水。但舜却说,武力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最好还是用道德去感化他们。

当然,这段文字很可能是后世儒家添进去的。因为据刘安的《淮南子》记载,当时已进入垂暮之年的舜,曾主动率兵攻打过三苗部落,结果死在了苍梧之地。据史料记载,大禹接替舜的位置后,决定彻底解决苗黎集团这个隐患,于是,他先与东方夷族集团结盟,获得了他们的承诺,说如果大禹决定向苗黎集团开战,东方夷族集团将会袖手旁观。于是,在一个的特殊日子里,大禹发表了著名的讨伐三苗的檄文。华夏集团与苗黎集团的战争开始了。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

《太史公自序》

03.会稽大会后,良渚文化消失,大禹成夏王

据《墨子》记载,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关键时刻,以防风氏为首的良渚先民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良渚文化以鸟为图腾,所以他们的战士,也将自己打扮成了鸟的模样。请注意,苗黎集团的人从没见过这样人面鸟身的形象。而史前人类又是普遍相信神明的。于是,他们恐惧了,认为这些人是神,是春神句芒,只见他挥舞着巨斧,张弓搭箭,把苗黎集团打得大乱而败。从此,苗黎集团退出了黄河流域,而华夏族则开始成为主角。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大禹带领华夏族和夷族集团,一起制服了大洪水。然后。他铸九鼎,划九州,并在会稽山上召开了部落联盟大会。为了立威,他公开处死了迟到的防风氏。古书上说,防风氏来自东夷部落。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防风氏就是良渚先民,大禹这是卸磨杀驴,良渚文化因此消失。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70年,大禹终结了部落联盟的时代,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主要是发现了对方当时的一些才情以及处理事情时冷静的态度,对待事情时能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还有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良渚文化的消失是有一定的联系,主要是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关联。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史前文明良渚文化:和蚩尤族同一时代,真正的它们是什么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中华文明来源的研究,中国人从未停止。我们一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也一直探索着几千年前那个遥远国度的痕迹。那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对于外界的质疑,我们不予理会,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证据去回击他们。从1973年开始,一个古老的遗迹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同时也

  •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就时间开始良渚上限在6000年左右,城的年代在5300年左右,在时代华夏文明也有城,而且就地域而言比良渚文化大的多的多!华夏文明是主要是以中原河南为主,和山西,山东,河北,江苏一部分组成!共同是以始祖轩辕黄帝为认同的!黄帝就是郑州新郑人,黄帝姓公孙,轩辕氏有熊(能下三点)国,少典之子!由于宅心仁厚,

  • 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曾经在今天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在5月15、16日评选出的“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竟同时有两项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发现赫然列于榜单,分别是江苏蒋庄遗址和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

  • 与良渚古城同时代的文明古国都在干啥 良渚文明中还有哪些不解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古城是大国之都吗?——完全基于考古材料的初步还原和科学报道良渚文化遗址,目前各地共发现135处,中心地带是余杭的瓶窑、安溪、良渚三镇——33.8平方公里范围内,密布50多处遗址。在古城发现后,你会发现,有了这一圈城墙,这些遗址在布局上,有了可徇的规律——王、高级贵族、贵族、平民,是以古城为核心,

  • 商淫乐的特点和西周礼乐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一、商代音乐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

  • 礼乐文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文化与人性的和谐从根本上来讲,社会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心性的和谐。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而人性中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人的“七情六欲”受心理支配,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心理是不受理性支配的,因而表现

  • 儒家礼乐文化内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

  • 周朝的礼和乐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周公创作的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

  • 经济和文化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较发达,河南县域经济连年第一名,并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2005年好像是全国50名左右。中西部第一。文化上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宋代皇陵,杜甫故里,常香玉故居,康百万庄园。石窟寺闻名全国。风景优美,有个雪花洞是河南著名溶洞。

  •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行成一姓王朝 中国古代得这政治这一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