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代音乐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主要有“巫”、音乐奴隶和“瞽”三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商原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以玄鸟(燕子)为图腾的原始部族。夏末,已进入今河南地区居住,并在汤的领导下灭夏建立商朝。商代在盘庚迁殷前(约前16前14世纪),尚处于刚进入早期奴隶制的阶段,从郑州二里岗等早商遗址出上的二音孔或三音孔埙看,这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并不特别发达。在祭祀等重大场合,往往由巫主持表演本部族的传统乐舞《桑林》和赞颂汤代夏立商武功的乐舞《》等等。我国古书《左传》记有一个故事:公元前641年,商王室后裔宋襄公在楚丘为晋侯举行盛大的宴会,晋侯提出要看宋国祖先的传统乐舞《桑林》。这个乐舞,据说由用鸟羽化装成玄鸟的舞师与化装成先批简狄的女巫进行表演。由于它描写了筒狄吞玄鸟卵生商始租契的具体过程,因而使讲究礼法的晋侯看了十分害怕,不得不躲到房中去。商代音乐正因为带有浓厚的原始古风,而显得那么粗野离奇,荒诞不经。商代音乐真正进入文明的盛期,是在定都安阳以后(前13前11世纪)。出土于安阳殷墟王室墓葬的成组饰有狰狞可怖的饕餮、夔龙等纹样的各类乐器均可为证。这个时期,不仅王畿及其邻近地区,甚至一些偏远的方国,如武丁时进贡“亚弱”编铙的国、出有多件青铜大铙的今湖南宁乡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均已存在相当发达、既有商文化特征又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文明。商代后期,乐器的品种已相当多样,制作工艺也很巧妙。打击乐器有多种形制的铙、铎、磬(qng音庆)和鼓等。铙与铎,最早原是原始社会末期象征氏族贵族权力的礼乐器,用陶上制成。现存实物有陕西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的素面陶铎(图7)商代的铙均为青铜铸造,或手持演奏,或植于座上演奏。商铙因其形休的大小不同而有大铙、小铙之分。其中,单个的大铙,有人称为“庸”(yòng音拥)。卜辞中“其◆(置)庸,(鼓)于既卯”就说明这一点。由多枚铙组成一套的称为编铙。小型编铙比较常见,一般由三枚组成一套。二、西周礼乐西周礼,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西周乐,在西周,以五声八音为乐,五声为音阶,即宫、商、角、征、羽。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磬、钟、等。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礼乐不分家的地步,所谓“礼之所及乐必从之”。
更多文章
礼乐文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文化与人性的和谐从根本上来讲,社会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心性的和谐。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而人性中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人的“七情六欲”受心理支配,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心理是不受理性支配的,因而表现
儒家礼乐文化内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
周朝的礼和乐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周公创作的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
经济和文化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较发达,河南县域经济连年第一名,并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2005年好像是全国50名左右。中西部第一。文化上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宋代皇陵,杜甫故里,常香玉故居,康百万庄园。石窟寺闻名全国。风景优美,有个雪花洞是河南著名溶洞。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行成一姓王朝 中国古代得这政治这一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
怎样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2、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3、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44、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宋元时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宋元时代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江南的繁荣1.由占城(越南北部)引进早熟稻种,使江南稻米产量大增。宋代出现「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2.南宋时代,苏杭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3.江南的织锦、丝织、瓷器等工艺品,驰名中外商业兴盛宋代1.夜市出现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完整呈现宋代
有没有三国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完整归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问答题:1.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北方人民逐渐向南迁徙2.你认为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作用?为什么?有,战争会使百姓受苦,经济也会损失3.概括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北方人民逐渐向南迁徙4.在这个分裂
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可以证明夏朝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考古发掘半个多世纪以来,其都城面貌不断揭示。二里头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发现中国最早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中国最早青铜器
二里头遗址被有些人认定为夏朝国都,你怎么看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文化遗址就面临现在这个问题,确实,这个遗址很大,而且保存了很多的文物,但是它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分成四期,四个期里面,可以说是横跨了夏朝和商朝两个不同的时代。二里头文化遗址就面临现在这个问题,确实,这个遗址很大,而且保存了很多的文物,但是它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分成四期,四个期里面,可以说是横跨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