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前文明良渚文化:和蚩尤族同一时代,真正的它们是什么样子?

史前文明良渚文化:和蚩尤族同一时代,真正的它们是什么样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51 更新时间:2024/2/16 1:40:17

对于中华文明来源的研究,中国人从未停止。我们一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也一直探索着几千年前那个遥远国度的痕迹。那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对于外界的质疑,我们不予理会,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证据去回击他们。从1973年开始,一个古老的遗迹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成为证明我国5000年文明的有力证据。这个文明就是——良渚文明。

良渚文明的发现

1935年,西湖博物馆正在对杭州名为古荡的古代遗址进行挖掘工作。古荡遗址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大都是一些石器、陶器碎片等。在考古工作人员中,有一个人叫施昕更。施昕更是余杭县良渚镇的人。这次考古活动出土的文物中,有几件文物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发现,出土文物有一件石质的带孔斧子和家乡镇上的十分相似。他心中不禁疑问,为什么它会跟家里的东西如此相似?带着这个疑问,他展开了调查。经过考察,施昕更采集了很多碎陶片。经过比对,他发现自己的家乡良渚镇可能有点什么。由此,他产生对家乡进行考察的想法。他将此想法向西湖博物馆馆长汇报,馆长也同意了他的请求。

1936年12月到1937年3月之间这段时间,施昕更组织人员对良渚考察了三次。经过几次考古工作,不出所料,人们果然发现大量的文物。石器、陶片、陶器等文物出土了很多。有了这第一手的考古资料,施昕更开始进行考古挖掘报告的撰写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良渚》。

施昕更在报告中着重提出,良渚文化对于中国石器时代十分重要。这在以后的考察中的确得到了印证。不得不说,他作为一个25岁的非考古专业的人员,得出这样的学术判断十分了不起。

就在施昕更想继续进行考古挖掘工作时,卢沟桥突然发生战火,导致他的计划破产。在战火影响下,许多发掘出来的文物都没有带走,并且被毁了。为了逃命,施昕更写好的《良渚》也没有出版。

1938年,在好多人的帮助下,《良渚》终于得到发表。一经发表,它在中国考古学术界就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人们期待施昕更继续进行良渚文化研究。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次年,施昕更因为感染猩红热而去世了。

良渚文化的价值

经过碳十四检测法检测,人们发现良渚遗址存在的时间为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早于有记载的历史1000年。从1959年开始,我国考古学家夏鼐正式将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命名为“良渚文化”。这是当时最早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有历史记载之前的时期叫做史前文明。也就是说,良渚文化填补了我国夏商周断代史的空白,有力证明了我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

1980年到1986年,我国考古队在良渚文化遗址相继发现反山陵、瑶山和汇观山祭坛、莫角山大型宫殿基址,并且在良渚建立考古工作站,发现了良渚反山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等,其中玉器占的最多。2018年,良渚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

良渚文化起源于钱塘江流域,并且在发掘过程中,这里出土了非常多的石质农具,比如三角形石犁,v字型的破土器等。这表明良渚文化已经到达相当发达的犁耕农业时期,这是农业发展的的一大进步。

劳动力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良渚玉器制作的发展也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玉器制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农业的发展带领手工业发展。良渚玉器的制作相当精良,这里出土了大量玉器,有20余种,其中包括: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纺轮、圆牌饰等。

所有器具上都雕满了精致的花纹。可以说,在当时他们的手工业制造技术在全亚洲最为先进。后来,专家们疑问为什么当时玉器这么多,他们觉得在遗迹附近,应该会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玉矿。可惜时至今日,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它。

良渚的水利发展

2009年岗公岭水坝的发展是一个契机。人们开始对良渚古城水利系统进行考察。专家发现,良渚古城北面存在着一个由秋坞、石坞等10条堤坝,以及5km塘山长堤组成的水利系统。它十分恢弘庞大,对当时的人来说可以说十分先进。这个堤坝控制范围达到100km,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此水利系统集供水、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身,是古代水利系统中最为杰出的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良渚的位置十分特别,地势低洼,充满了沼泽,虽然适合人类居住,但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当时地球温度升高,降雨量比以往更多,所以水利系统十分杰出。根据研究,这个洪水堤坝可以防止短期内960mm的连续降水引发洪灾。也就是说,这个堤坝可以抵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历史考证的良渚人:与蚩尤族同一时代

既然良渚城邦具有这样先进的防洪系统、发达的手工业以及发达的农业。那么良渚人到底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根据历史记载和考证发现,良渚人和我国古代蚩尤等部族处于同一个时代。根据出土的文物发现,良渚文物中经常出现一个类似于图腾的战神形象,类似于古代好战的蚩尤部族。从良渚人发达的石器中,人们也可以看出其英勇善战。

蚩尤四处征伐各个部落的时期,正值蚩尤部落的兴盛时期。此时的良渚也正是发展的繁荣时期。蚩尤被黄帝打败时,正是良渚部落没落的时候。种种迹象也表明了,良渚可能跟蚩尤一族有联系。

总之,经过不断研究和发展,我国对良渚文化越来越明晰。种种研究成果也被国内外学术界知晓。英国剑桥考古学教授伦福儒曾感慨:国际考古学界过去远远低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程度。良渚文化还在不断被发现,对于其是否就是古代夏朝的问题,还有待研究。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就时间开始良渚上限在6000年左右,城的年代在5300年左右,在时代华夏文明也有城,而且就地域而言比良渚文化大的多的多!华夏文明是主要是以中原河南为主,和山西,山东,河北,江苏一部分组成!共同是以始祖轩辕黄帝为认同的!黄帝就是郑州新郑人,黄帝姓公孙,轩辕氏有熊(能下三点)国,少典之子!由于宅心仁厚,

  • 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曾经在今天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在5月15、16日评选出的“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竟同时有两项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发现赫然列于榜单,分别是江苏蒋庄遗址和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

  • 与良渚古城同时代的文明古国都在干啥 良渚文明中还有哪些不解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古城是大国之都吗?——完全基于考古材料的初步还原和科学报道良渚文化遗址,目前各地共发现135处,中心地带是余杭的瓶窑、安溪、良渚三镇——33.8平方公里范围内,密布50多处遗址。在古城发现后,你会发现,有了这一圈城墙,这些遗址在布局上,有了可徇的规律——王、高级贵族、贵族、平民,是以古城为核心,

  • 商淫乐的特点和西周礼乐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一、商代音乐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

  • 礼乐文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文化与人性的和谐从根本上来讲,社会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心性的和谐。人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而人性中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人的“七情六欲”受心理支配,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的心理是不受理性支配的,因而表现

  • 儒家礼乐文化内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

  • 周朝的礼和乐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周公创作的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

  • 经济和文化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较发达,河南县域经济连年第一名,并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2005年好像是全国50名左右。中西部第一。文化上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宋代皇陵,杜甫故里,常香玉故居,康百万庄园。石窟寺闻名全国。风景优美,有个雪花洞是河南著名溶洞。

  •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行成一姓王朝 中国古代得这政治这一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

  • 怎样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2、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3、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44、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