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大千为什么出家当野和尚?

张大千为什么出家当野和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4/1/3 3:06:11

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来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在张大千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曾有当了三个多月的尚的经历,“大千”本是他的法号,但是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下来。由于不烧戒,也一直被后来人称之为野和尚,后来在家人的逼迫下还俗。但是这其中有个鲜为人知的内幕,那就是他是被朋友“出卖”,才最终让家人找到了他。

华是张大千铭刻在心底深处的女人,也正因为她才去做和尚的。张大千19岁与仲兄张泽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1919年返上海,但是回来没多久就要出家。原因其未婚妻表姐谢舜华因因患绝症离去,曾重重的打击了张大千,尤其是在祭吊之后,出家之意已决。谢舜华和张大千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但长得很漂亮而且温柔惠,尤其是在订婚后对张大千更是体贴入微。上天有时就是这么不公平,一段纯洁的爱情结束了,一个真爱的伴侣离他而去,张大千带着红尘中的绝望,决定今生不娶,走入了松江的禅定寺。

重情重义的张大千入寺心很诚,遵循佛经里的规定,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主持逸琳给他取法名“大千”。当时佛门中声望最高的,是宁波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张大千思量之后,告别逸琳法师,一路奔走募化来到了宁波。谛闲法师欣赏其才华且颇具佛缘,便留他下来谈经论道。转眼几天过去了,谛闲法师希望他诚心佛,就要求他早日完成受戒。但临到要烧戒时,张大千又犹豫不决了。他与老法师辩论说,“佛教原没有烧戒这个规矩,由印度传入中国初期,也不兴烧戒。烧戒是梁武帝创造出来的花样,梁武帝信奉佛教后,大赦天下死囚。赦了这些囚犯,又怕他们再犯罪,才想出烧戒疤这一套来,以戒代囚。”他对烧戒疤这个仪式很不以为然,反复辩说:“我信佛,又不是囚犯,必要烧戒,不烧戒,也不违释迦的道理啊。”谛闲老法师说:“你既是在中国,就应遵奉中国佛门的规矩。打个比方说:“信徒如野马,烧戒如笼头,上了笼头的野马,才能驯成良驹。”张大千回答他说:“有不需笼头的良驹,难道你老人家就不要么?”老法师笑而不答。辩论了一夜无结果,由于第二天就要举行剃度大典。张大千实在想不通,逃出了观宗寺,投奔到杭州西湖灵隐寺去。

在那里寄住了两个月,这期间张大千想到:和尚做不得,尤其是没有钱的穷和尚更做不得,况且不烧戒,永远被看成野和尚。他开始给朋友写信述说苦闷,与外界沟通了,朋友回信建议他住到上海附近的庙里来,这样可以经与朋友接触谈书论画,可免寂寞烦闷,并说已代他接洽好两处寺庙,约好日子陪他去庙里。张大千按约在上海北站下车,突然被他的二哥抓住胳膊,大喝一声:“总算把你捉住了!看你还能朝哪里逃!”原来张大千是被朋友“出卖”了,不但没有来接他,还早都通知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从四川赶来,把张大千抓回尘世。当天就动身,把他“押”回四川,而且回家后就在母命兄令之下让他结了婚,娶妻曾庆蓉,22岁的张大千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告别了一百多天做野和尚的日子。

笔者认为张大千做和尚的经历,其实是张大千先生对那段至真、至纯的感情告白,也是涉及到他个人情感的,最刻骨的心路历程的演绎。初恋是美好的,也总是令人怀念的,沉浸在爱河里的男男女女爱的死去活来,张大千也不例外。当他接到谢舜华去世的消息,与异于晴天霹雳,回国祭吊,睹物思情,毅然出家,我想大千先生此时的心情,是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爱情了,真爱流逝,恋人不在,留下的也只有记忆。而这种记忆,需要无数次的哭泣,无数次的伤痛铸就而成,我想我即使用千言万语,也无法尽释张大千先生的情怀!选择做和尚也就是选择了无望的守候,无边的思念......。

张大千一生中有过四位夫人。第一位曾庆蓉是名门闺秀,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後与大千分离;第三位是宛君;第四位是最後的雯波。其中被传为生死恋的要算杨宛君,这其中的恩恩怨怨,我就不去细说了。但我认为谢舜华一直是大千先生心底最真的思念!最纯的爱恋!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县令得罪权臣却得到不断提拔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官场,很复杂。有时,痛恨谁就提拔谁。这事咋一看很难理解,但确实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在清朝,提拔官员就曾是一种对其残酷打击的手段。且看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乡村生活》一书中记录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军机大臣的儿子在山东乡下为非作歹,被人告到当地知县那里。知县把这位恶少找来跟他讲道理,并且打了恶少的

  • 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天的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拜见皇上。当时的皇帝齐武帝对朝野弥漫的贪腐风气很不满,就顺口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回答说:“很惭愧,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别

  • 竹林七贤之刘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和竹林七贤里面的一众帅哥相比,刘伶长得真是太寒碜了,《世说新语》是这样描写刘伶的:“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身材矮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四吧,相貌丑陋也就罢了,还不太精神,一副邋遢懒散,吊儿郎当的样子。刘伶特别喜欢饮酒,不,是酗酒,但他个性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和嵇康

  • 竹林七贤之阮咸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阮咸为古琵琶的一种,这种琴是以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命名的,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此一例。翻阅诸多《竹林七贤图》,凡是画到阮咸,皆以其手抱阮为造型。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阮籍的侄子,出身贫寒,但他学识丰富,性格阳光开朗。当时民间有个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和文种一块设计的,西施也是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的,后来西施乱吴宫,勾践灭吴雪耻。民间还有个美丽的流传,说西施曲线救国成功后,范蠡和美人重温旧情,隐姓埋名,隐居世外,做了神仙眷侣。其实不然,越国复兴后,西施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范蠡,只是完成了一

  • 正在消失的澳门客家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但对澳门最早的原住民之一的客家族群来说,这是一个“迷失的天堂”,城市愈发展,客家村落愈荒凉。市区的扩容与规划,意味着澳门仅存的两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九澳村和黑沙村,随时面临拆迁的命运。充满殖民地色彩的欧陆情调,与僻静荒芜的客家村形成巨大的反差。外界几乎没人注意客家人在澳门的生存状态,也鲜有观光

  • 园林展现人文性,东方美学传西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特征而自成体系。在世界建筑发展史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中国古代园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突出的部分。留存至今的两个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的江苏苏州园林一共九个,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成为举世知名的文化瑰宝。同时亦可

  •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这次要谈的主角是九龙大角咀洪圣庙。它是由香港东华三院管理营运,该庙宇特点是能与时俱进地活化传统宗教服务,既能尊重华人信仰实践,又能使人过崭新的绿色生活,减少空气污染。众所周知,传统华人入庙拜神祈福自然离不开烧香这个指定动作,烧香文化深入中国人的生活骨髓当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精辟剖析中国人敬神

  • 客家与疍家的往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在香港说到吃海鲜,除了西贡和鲤鱼门,布袋澳也是很好的选择。顾名思义,布袋澳这个海湾,因出口处非常狭窄,形同一个袋子。布袋澳村巷道窄陋,大澳式的棚屋沿着海湾蜿蜒而建,神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吊脚楼。临海伫立,但见舢舨及鱼排星罗棋布;举目远眺,悠然见名为“钓鱼翁”的山尖,很有桃花源的感觉。笔者用客家话与梁婆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而史学的最高层次是社会功能,即历史揭示社会发展奥秘、预示社会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历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其间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过去的历史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