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竹林七贤之阮咸

竹林七贤之阮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17 0:57:28

阮咸为古琵琶的一种,这种琴是以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命名的,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此一例。翻阅诸多《竹林七贤图》,凡是画到阮咸,皆以其手抱阮为造型。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阮籍的侄子,出身贫寒,但他学识丰富,性格阳光开朗。当时民间有个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打开,把箱子里的衣服和被褥拿到太阳下晾晒,这样的行为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散发潮气,防止霉变,再一个含义就有炫富的意思了,北阮为高档住宅区,晾晒日到处是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衣物,有绫罗绸缎,有繁锦绣织,也会有棉麻布衣,俗话说,穿衣吃饭晾家当,自然也不乏攀比心理。

而阮咸呢,住在马路对过的南阮,这里是贫民区,居民吃饭都是问题,更别提晒宝贝了,阮咸呢,拿出几条大裤衩搭在高高的竹竿上,索性跟着对面的富人区凑然闹。他的另类做法当然非常吸引眼球,可他根本不在乎别人讥笑的目光,还泰然自若的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咸没有因为家境不好而感到不堪和自卑,因为他认为,富有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人活于世,流传青史的是人的德行和学识。甘于清贫,不卑不亢,不与世间凡俗同流,阮咸这样的精神境界,古今适用。

阮咸的酒量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聚会的时候用杯子不能尽兴,就用大瓮来盛酒,阮氏家族里的人都喜欢席地而坐,对面豪饮,或许这样的场面太过热闹了吧,许多猪也闻着酒糟味颠颠的跑来了,纷纷把头伸进瓮里面,加入到饮酒的行列,而阮咸也不嫌弃,干脆和猪痛快酣畅的抢着饮酒,阮咸的“与猪共饮”为名士放诞,惊世骇俗的标志性事件,有人觉得阮咸具有魏晋风度,放任旷达,敢于摒弃封建礼教,可有人认为他纵情越礼,颇有腹诽,他的叔父阮籍也认为此举不可取,明人世懋则称其“无人道矣”,表示鄙弃。

阮咸的姑母家有一个鲜卑族的婢女,阮咸非常喜欢她。这一年他为母亲守丧时,恰巧姑母要迁居到外地。之前说过给他留下这个女子的,可是走的时候,姑母却带走了婢女,可能是考虑到阮咸正在守孝吧。阮咸听说后,赶紧借了一头驴子,穿着孝服,去把那个婢女追了回来。还说:“传宗接代的人不能失去!”这位婢女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就是阮孚的母亲。

西晋开国功臣荀勖也是音律学家,精通乐理,他创制了十二支新律用的笛子,调整乐律,规范雅乐。每当殿堂奏乐,公事聚会,他都会亲自调整五音,监督演奏。众人交口称赞的时候,阮咸反而提出意见,他说荀勖的新律调子太高,不和谐,阮咸认为这是因为古今尺度长短不同造成的,所以荀勖的新律不合雅乐的规范,不能体现盛德的至和之音。荀勖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所以忌惮阮咸,之后找了个借口把阮咸调出朝廷,任始平太守。晋武帝也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顺水推舟,从此再也没有提拔他。本来阮咸的官职就是山涛帮他谋的一个闲职,没啥实权,如此以来,阮咸也不强求,随遇而安,淡薄终老。

后来出土了一把周代的玉尺,这便是天下的标准尺,荀勖用它来校正自己所制作的钟鼓,金石,丝竹等乐器,发现都短了一黍,这时的荀勖真心佩服阮咸不愧为“妙达八音”和“神解”之誉。于是,荀勖又开始修正乐器,可惜直到去世都没有完成他的事业。

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朗发掘古墓得到一铜器,器身正圆似琵琶,这件乐器与晋代《竹林七贤图》中阮咸弹的那件乐器十分相似,当朝太常少卿元澹精通音律,他说:“此阮咸所作器也。”就用木头重新制作了一把,其声高雅,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乐家将这个乐器命名为“阮咸”,现简称“阮”,因为阮咸,因为历史机缘,这种特殊的乐器首先从统称琵琶的弹拨乐器大家族中脱离出来,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名字。

唐朝时期,上至宫廷,下到民间,从音乐家到民间艺人,弹奏琵琶是一种时尚,白居易曾在诗中写到:“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

阮咸的发展在唐代也最为成熟,阮的形制也最规范,可惜,在中国并没有当时的典藏,华人若想看到这种盛唐时期的经典乐器,只能前往日本的正仓院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和文种一块设计的,西施也是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的,后来西施乱吴宫,勾践灭吴雪耻。民间还有个美丽的流传,说西施曲线救国成功后,范蠡和美人重温旧情,隐姓埋名,隐居世外,做了神仙眷侣。其实不然,越国复兴后,西施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范蠡,只是完成了一

  • 正在消失的澳门客家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但对澳门最早的原住民之一的客家族群来说,这是一个“迷失的天堂”,城市愈发展,客家村落愈荒凉。市区的扩容与规划,意味着澳门仅存的两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九澳村和黑沙村,随时面临拆迁的命运。充满殖民地色彩的欧陆情调,与僻静荒芜的客家村形成巨大的反差。外界几乎没人注意客家人在澳门的生存状态,也鲜有观光

  • 园林展现人文性,东方美学传西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特征而自成体系。在世界建筑发展史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中国古代园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突出的部分。留存至今的两个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的江苏苏州园林一共九个,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成为举世知名的文化瑰宝。同时亦可

  •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这次要谈的主角是九龙大角咀洪圣庙。它是由香港东华三院管理营运,该庙宇特点是能与时俱进地活化传统宗教服务,既能尊重华人信仰实践,又能使人过崭新的绿色生活,减少空气污染。众所周知,传统华人入庙拜神祈福自然离不开烧香这个指定动作,烧香文化深入中国人的生活骨髓当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精辟剖析中国人敬神

  • 客家与疍家的往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在香港说到吃海鲜,除了西贡和鲤鱼门,布袋澳也是很好的选择。顾名思义,布袋澳这个海湾,因出口处非常狭窄,形同一个袋子。布袋澳村巷道窄陋,大澳式的棚屋沿着海湾蜿蜒而建,神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吊脚楼。临海伫立,但见舢舨及鱼排星罗棋布;举目远眺,悠然见名为“钓鱼翁”的山尖,很有桃花源的感觉。笔者用客家话与梁婆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而史学的最高层次是社会功能,即历史揭示社会发展奥秘、预示社会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历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其间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过去的历史的积

  • 寻找李小龙的学生时代足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李小龙这个名字,相信在海内外华人及洋人心目中,是一代蜚声国际的东方武打巨星。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曾选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中,他是三位华人其中一位入选。2006年,他再被《时代周刊》入选为亚洲版之六十年杰出人物。纵观李小龙璀璨短暂的人生,由读书、事业及家庭离不开两处,一个是香港,另一个是

  • 客家人南迁香港的五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南迁客家人是如何迁到香港的呢?客家人进入香港垦殖考证主要有五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重要时期,据史料载,宋朝期间,第一个在香港开埠的,是侯氏家族。侯氏始祖侯五郎,北宋进士,金兵南侵时,侯家南迁至番禺,后来他的后代侯卓峰举家迁到新界。嗣后,又有邓氏、彭氏、廖氏陆续迁入。尤其是新界的文氏,是文天祥的后裔。南宋

  • 张国荣的客家身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4月1日是香港演艺巨星张国荣逝世的忌日。从2003年的今日算起,他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笔者从客家同乡的角度撰文,借以凭吊。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社会,鲜有不知香港红星张国荣者。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客家人,父亲家乡在广东梅县,母亲亦是惠阳客家。万千粉丝亲切称为“哥哥”的张国荣,其实曾在许多场合表明自己是客

  • 派发贺年礼物随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春节来临之际,梅州市梅江区家乡政府非常关心香港的乡亲,送来大批贺年物资。位于旺角的客家会馆代为派发。连续三天门庭若市,今天(年廿九)终于圆满结束。笔者惊喜地发现,在港九新界谋生求发展的梅县梅江区乡亲有很多。许多家庭的孩子在香港土生土长,成为“港味十足”的港青,比他们的父母辈更加朝气蓬勃,也有更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