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时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唐朝时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25 更新时间:2024/1/9 23:10:58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未果,唐朝的李世民也是野心勃勃欲把朝鲜拿下,一直到了唐高宗也是多次远征,终于将高丽征服。历史总是令人回味,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是哪位大将攻克平壤,生擒高丽国呢?

据历史记载:唐朝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达到巅峰是在667年,当时唐军在新罗军的配合下,由李勣为将对高丽发起了水陆大战,围攻一个月后,李勣一举攻陷平壤,生擒高丽国王,带20万战俘返中国,并把高丽王带到太宗墓前祭奠。(高丽,唐代应该是高句丽,但新旧唐书一般都略写为高丽。)唐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驻军2万人。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就是唐初名将李世勣,他一生出相入将,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被朝廷倚之为长城。为唐王朝的大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实验证了李世民的预言,他曾经说唐朝如果从海陆双方进攻,将有可能征服高丽。高丽国其实也很嚣张,在643年竟然切断了新罗到长安的线路,并且不断地进攻新罗,这也是导致后期新罗军与唐朝联手进攻高丽的原因。李世民气愤之下决定进攻高丽,远征势必要准备大量的粮草,劳民伤财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但是李世民认为有必要远征。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首战失败告终。李世民并不放弃,后来又进行了一次远征,也是无功而返。

转眼到了唐高宗李治执政,不少文史学家评论李治胆小怕事,其实有失偏颇。李治联合新罗军,精密部署作战计划,一场空前的战役即将打响了。就从李治下决定进攻高丽来看,他不失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但完成了父辈的梦想,也使大唐威名远扬。660年,数十万唐军东渡黄海,冲破百济的西部防线,攻下泗沘城,唐派官员去百济各地管制。接下来的几年,唐军与高丽的军队发生数次交锋,因唐军以百济作为基地,粮草供应已经不用长途跋涉了,战胜的机率很高,百济一战无疑为后来的征服高丽奠定了基础。

668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得知高丽国内部叛乱,于是对朝鲜战场增加了用兵力量,并派老将李勣为大将军,水陆两军均听从李勣指挥。李勣率领大军一路连捷,直抵平壤城南扎下大营,城内不断派兵迎战,皆大败而还。不久唐军火烧城门,一举攻破平壤城。至此高丽国灭,唐朝将高丽各地分为州、府、县来管理,派官员入驻管辖。昔日的大唐王朝沸腾了,全民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李勣不负李治所望,也完成了几代帝王、将军未能完成的夙愿。

李勣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资治通鉴》载:“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又,“世勣尝侍宴,上从容谓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世勣流涕辞谢,啮指出血,因饮沉醉;上解御服以覆之。”称赞他:“参经纶而方面,南定维扬,北清大漠,威振殊俗,勋书册府。”

一生经战无数的李勣,从高丽战场上回国后不久,因征伐劳累而病重,在669年去世。唐朝对高丽国也只是仅仅管理了八年,于676年,被迫将所有中国官员从高丽召回。我想这些官员在离开高丽国时的回头一瞥,不知道会有多少愧疚,怎么会对得起征服高丽的大将军李勣?其实,唐朝的帝王、臣民们内心都应该懂得,在诗词升华、歌舞繁荣的背后,有着李勣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倾世风采!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第一支娘子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作为公主生于帝王之家,贵为金枝玉叶,可以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可历史上有个平阳公主却驰骋疆场,不爱红装爱武装,威名远扬!她率领的娘子军威震关中,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中国第一支娘子军,这支队伍队伍对中国女性的影响太深远了,娘子军精神中所蕴涵的胆略与才识、坚韧独立、勇往直前的精神,仍值得现

  • 张大千为什么出家当野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来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在张大千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曾有当了三个多月的和尚的经历,“大千”本是他的法号,但是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下来。由于不烧戒,也一直被后来人称之

  • 县令得罪权臣却得到不断提拔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官场,很复杂。有时,痛恨谁就提拔谁。这事咋一看很难理解,但确实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在清朝,提拔官员就曾是一种对其残酷打击的手段。且看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乡村生活》一书中记录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军机大臣的儿子在山东乡下为非作歹,被人告到当地知县那里。知县把这位恶少找来跟他讲道理,并且打了恶少的

  • 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天的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拜见皇上。当时的皇帝齐武帝对朝野弥漫的贪腐风气很不满,就顺口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回答说:“很惭愧,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别

  • 竹林七贤之刘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和竹林七贤里面的一众帅哥相比,刘伶长得真是太寒碜了,《世说新语》是这样描写刘伶的:“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身材矮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四吧,相貌丑陋也就罢了,还不太精神,一副邋遢懒散,吊儿郎当的样子。刘伶特别喜欢饮酒,不,是酗酒,但他个性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和嵇康

  • 竹林七贤之阮咸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阮咸为古琵琶的一种,这种琴是以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命名的,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此一例。翻阅诸多《竹林七贤图》,凡是画到阮咸,皆以其手抱阮为造型。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阮籍的侄子,出身贫寒,但他学识丰富,性格阳光开朗。当时民间有个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和文种一块设计的,西施也是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的,后来西施乱吴宫,勾践灭吴雪耻。民间还有个美丽的流传,说西施曲线救国成功后,范蠡和美人重温旧情,隐姓埋名,隐居世外,做了神仙眷侣。其实不然,越国复兴后,西施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范蠡,只是完成了一

  • 正在消失的澳门客家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但对澳门最早的原住民之一的客家族群来说,这是一个“迷失的天堂”,城市愈发展,客家村落愈荒凉。市区的扩容与规划,意味着澳门仅存的两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九澳村和黑沙村,随时面临拆迁的命运。充满殖民地色彩的欧陆情调,与僻静荒芜的客家村形成巨大的反差。外界几乎没人注意客家人在澳门的生存状态,也鲜有观光

  • 园林展现人文性,东方美学传西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特征而自成体系。在世界建筑发展史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中国古代园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突出的部分。留存至今的两个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的江苏苏州园林一共九个,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成为举世知名的文化瑰宝。同时亦可

  • 香港福全街洪圣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这次要谈的主角是九龙大角咀洪圣庙。它是由香港东华三院管理营运,该庙宇特点是能与时俱进地活化传统宗教服务,既能尊重华人信仰实践,又能使人过崭新的绿色生活,减少空气污染。众所周知,传统华人入庙拜神祈福自然离不开烧香这个指定动作,烧香文化深入中国人的生活骨髓当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精辟剖析中国人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