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个使节消灭一个国

一个使节消灭一个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33 更新时间:2024/1/19 5:23:58

公元648年,晚年的唐太宗身体不佳,忙着探求长生不老药,心情很是不爽。但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太宗特别兴奋的事情。唐朝派往天竺的一个使节,竟然一举消灭了天竺各国。这个一举扬名的使节,就是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的玄策。

天竺国在唐时叫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唐朝与天竺国的友好往来,源于唐初三藏法师与中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的友好交往。王玄策的任务是作为正使,护送戒日王的使臣回国,并出使天竺国。他和担任副使的蒋师仁一行30多人,从643年开始向着陌生的天竺国出发,在647年到达天竺国。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刚踏上天竺国的领土,他们就遭到了中天竺兵的袭击,所带的贡品被抢劫一空。作为一个威武大唐的使节,出使天竺是件很光彩的事,不想竟遭到了这样的待遇。

原来,戒日王尸罗逸多已经去世,臣子阿罗那顺篡位自立,政变来的很突然,整个北印度都陷入混战之中。阿罗那顺派兵抢劫大唐使节,不单单是为了供品,其目的是想诛杀戒日王的使臣,及大唐的来使。阿罗那顺为何如此胆大,竟敢动唐朝使节的念头,无非是因为唐朝离天竺国遥远,鞭长莫及。另外也担心,戒日王的使臣会与唐朝的使节达成同盟,对其很是不利。王玄策及随从力战不敌,全部被擒。王玄策和蒋师仁乘夜逃脱,他们没有逃往大唐的疆土,而是策马北上喜马拉雅,要借兵复仇。

王玄策作为一个使节,不精战术,却深谙外交之道。他先派人通知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要求火速支援,因当时松赞干布娶了成公主,与唐朝很是睦邻友好。然后,王玄策来到吐蕃西境的泥婆罗王国,以吐蕃王的名义,向老国王借了七千骑兵。这时松赞干布派出的一千二百精锐士兵已经赶到,两军会合,听从王玄策的调遣。王玄策雄兵在手,一刻也不敢耽误,昼夜兼程,直扑中天竺的茶和罗城,与拥有大象部队的阿罗那顺大战三昼夜。中天竺的数万象军溃不成军,王玄策的部队斩首三千级,天竺兵被赶到河里淹死的有上万人。

王玄策一举拿下中天竺,阿罗那顺见大势已去,赶紧弃城逃跑,收拾残兵败将,联合东天竺欲卷土重来。蒋师仁率领部队紧追不舍,大破中天竺和东天竺的联合军团,杀敌上千人,阿罗那顺被擒获。阿罗那顺的妻子和儿子继续负隅顽抗,凭借乾陀卫江坚守,王玄策的部队一鼓作气,将阿罗那顺的王妃和王子生擒,俘获一万两千多人。接着王玄策的部队,紧追东天竺的溃兵,步步踏进东天竺。东天竺之前援助阿罗那顺,与王玄策的部队对决,王玄策义愤填膺是有原因的。东天竺的国王见势不妙,甘愿臣服大唐,王玄策这才罢兵。

大唐的刀锋如此锋利,中天竺灭亡,东天竺臣服,令天竺各国胆战心惊,望风而降的城邑聚落有五百八十余所。阿罗那顺被披枷带锁押往长安,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位自称是活了二百岁的印度和尚罗迩娑婆。唐太宗听闻罗迩娑婆能配置金石秘剂,喜出望外地请他配置延年之药,这是后话。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唐朝边塞诗人用什么确定名次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在诗歌鼎盛时期的唐朝,出现了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原因无非是白居易秉承了李杜的风格,与李白、杜甫齐名,才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我于是想到,唐朝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每一首读起来都感觉热血沸腾。那么,唐朝的著名边塞诗人是如何来确定名次呢?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唐朝的边

  • 唐朝时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未果,唐朝的李世民也是野心勃勃欲把朝鲜拿下,一直到了唐高宗也是多次远征,终于将高丽征服。历史总是令人回味,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是哪位大将攻克平壤,生擒高丽国王呢?据历史记载:唐朝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达到巅峰是在667年,当时唐军在新罗军的配合下,由李勣为将对高丽发起了水

  • 中国第一支娘子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作为公主生于帝王之家,贵为金枝玉叶,可以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可历史上有个平阳公主却驰骋疆场,不爱红装爱武装,威名远扬!她率领的娘子军威震关中,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中国第一支娘子军,这支队伍队伍对中国女性的影响太深远了,娘子军精神中所蕴涵的胆略与才识、坚韧独立、勇往直前的精神,仍值得现

  • 张大千为什么出家当野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他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来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在张大千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曾有当了三个多月的和尚的经历,“大千”本是他的法号,但是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下来。由于不烧戒,也一直被后来人称之

  • 县令得罪权臣却得到不断提拔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官场,很复杂。有时,痛恨谁就提拔谁。这事咋一看很难理解,但确实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在清朝,提拔官员就曾是一种对其残酷打击的手段。且看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乡村生活》一书中记录的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军机大臣的儿子在山东乡下为非作歹,被人告到当地知县那里。知县把这位恶少找来跟他讲道理,并且打了恶少的

  • 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天的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拜见皇上。当时的皇帝齐武帝对朝野弥漫的贪腐风气很不满,就顺口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回答说:“很惭愧,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别

  • 竹林七贤之刘伶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和竹林七贤里面的一众帅哥相比,刘伶长得真是太寒碜了,《世说新语》是这样描写刘伶的:“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身材矮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四吧,相貌丑陋也就罢了,还不太精神,一副邋遢懒散,吊儿郎当的样子。刘伶特别喜欢饮酒,不,是酗酒,但他个性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和嵇康

  • 竹林七贤之阮咸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阮咸为古琵琶的一种,这种琴是以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命名的,以人名命名一种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仅此一例。翻阅诸多《竹林七贤图》,凡是画到阮咸,皆以其手抱阮为造型。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阮籍的侄子,出身贫寒,但他学识丰富,性格阳光开朗。当时民间有个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七,各家都要把自家的箱子

  • 余生和西施相忘于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范蠡,人们都非常熟悉,春秋末期那个著名的美人计就是范蠡和文种一块设计的,西施也是范蠡奉命巡行全国甄选的,后来西施乱吴宫,勾践灭吴雪耻。民间还有个美丽的流传,说西施曲线救国成功后,范蠡和美人重温旧情,隐姓埋名,隐居世外,做了神仙眷侣。其实不然,越国复兴后,西施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范蠡,只是完成了一

  • 正在消失的澳门客家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但对澳门最早的原住民之一的客家族群来说,这是一个“迷失的天堂”,城市愈发展,客家村落愈荒凉。市区的扩容与规划,意味着澳门仅存的两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客家村——九澳村和黑沙村,随时面临拆迁的命运。充满殖民地色彩的欧陆情调,与僻静荒芜的客家村形成巨大的反差。外界几乎没人注意客家人在澳门的生存状态,也鲜有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