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

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3/12/29 12:39:24

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这是怎么一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西汉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2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汉武帝刘彻下旨,将一百多位侯削去爵位,同时丞相赵周还被逮捕入狱,最终自杀身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也被称为“酎金失侯”。这些侯爵大多是西汉的功臣及其后裔,他们为什么会被汉武帝削去爵位呢?

汉武帝的理由是这些列侯缴纳的“酎金”有问题,分量、成色不足。所谓酎金,指的是诸侯们献给朝廷的,供祭祀使用的贡金。按照西汉的制度,当皇帝祭祀宗庙时,诸侯、列侯必须派人到京城缴纳一定数额的酎金,用来助祭。酎金的数量以封国人口为依据,每千人缴纳贡金四两,一千人至五百人的也是四两。

对于诸侯王、列侯们而言,酎金并不算一笔特别大的经济负担;对于西汉朝廷而言,酎金也不是主要的财政收入,但在元鼎五年却出事了。这一年诸侯王、列侯按照常规缴纳酎金,可是少府在检查时却认为酎金的分量、成色不足,于是将这件事禀报了汉武帝。汉武帝对此事非常重视,将丞相赵周逮捕,还废黜了一百多位侯爵。

虽然列侯们是因酎金而失去爵位,但实际上这是汉武帝的一场阴谋,或者说酎金只是借口,这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动机。元狩年间,汉武帝不断对外用兵,耗费了大量财力,“兵连而不解,天下供其劳”,引发西汉的财政危机,出现“府库空虚”,“天下虚耗”的局面。虽然汉武帝想尽办法,但财政依然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汉武帝想到了这些列侯们。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先后封了一百多位开国功臣为侯,之后的历代皇帝也加封了一些侯爵。列侯们坐享丰厚的食邑,安享荣华富贵,但却对朝廷没有丝毫的贡献。与此同时,由于列侯们的拥有众多食邑,还直接影响到了西汉朝廷的直接财政收入。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直接激怒了汉武帝。元鼎五年四月,南越丞相吕嘉叛乱。汉武帝大怒,调集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岭南进军。打仗是需要钱的,本来西汉的国库就捉襟见肘,吕嘉叛乱更是让西汉财政雪上加霜。这时候,齐相卜式上书请求出战,“群臣宜尽死节,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也”。

原来卜式是以耕种畜牧为业的人,他因多次向朝廷捐献钱粮,才得以出任官职的。汉武帝深受感动,当即下诏表彰,“往年西河岁恶,率齐人入粟。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同时汉武帝还指出,“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繇直道者也”。

汉武帝是想通过卜式这件事,号召天下人出钱出力,支持对南越的军事行动,特别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列侯们。但结果令汉武帝非常失望,“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击羌越”。此时,正赶上列侯们缴纳酎金,汉武帝就以此为借口,小题大做,对列侯们下手,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食邑也被收回。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赏赐给大臣的“胙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皇帝们日理万机,但和大臣们之间的交流和保持君臣的关系很重要,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赏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皇帝来说,金银珠宝加官进爵这种赏赐都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况且赏赐这些东西,只能是物质上的奖励,并不能达到帮助皇帝分辨大臣们忠心与否。这时候,一个特别的赏赐也就应运而生。胙肉

  • 管仲是什么人?让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一般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先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由于鲁国兵败,迫于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的

  • 明朝明令禁止青词 嘉靖晚年为何会重要“青词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嘉靖皇帝和青词宰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时期的清词指的是什么,嘉靖晚年时期为什么会重用青词宰相?嘉靖是老糊涂了吗?明代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皇朝,在明代三百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别具特点的皇帝比如明宣宗就有绰号“蟋蟀皇帝”,明英宗是明代历史上第六任,第八任皇帝,

  • 李昉一生政绩平平,却能得到谥号“文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文正”是古代文官梦寐以求的一个谥号,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统治者一般不会轻易,将此谥号赐予别人,也就显得尤其珍贵。所以那些拥有“文正”谥号的人,基本都是对国家极其有贡献,以及深受文人敬仰的对象。比如魏征、范仲淹、曾国藩等人,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些人也深受后世敬仰。但要是提

  • 西汉一侯爷曾被人贩子拐卖十几次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拐卖人口,在中国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就是非常严重。在蓄奴成风的西汉,大户人家往往拥有众多奴婢,一些从人贩子手中购得的男童女童,日后或成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或称为伺候主人的婢女,活得非常艰辛。西汉初年,河北清河观津有一户姓窦的寒微人家,家中有两儿一女,依次为窦长君、窦氏、窦少君。后来,汉廷选美,窦氏以

  • 刘邦和项羽的死亡共同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兵败身死,时年三十一岁。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不治而崩,时年六十二岁。这对乱世对手,在相隔七年后黄泉再见。刘邦出身平民,从一个小小泗水亭长,到沛公,到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了楚霸王项羽,成为西汉开国皇帝,后因箭伤而死。项羽出身贵族,靠江东八千子弟起家,发动会稽起义,后

  • 汉文帝为何害死异母弟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有八个儿子,结果死的死,亡的亡,等到吕后势力彻底垮台时,只剩下了四子刘恒和七子刘长。刘恒被周勃、王平等人迎立为皇帝,即汉文帝。文帝六年(前174年),身为淮南王的刘长因犯下谋反、僭越等多种罪名,论罪当死,大臣们也劝文帝依法办事。对刘长的同党,文帝二话没说,斩尽杀绝。但是,文帝没有杀刘长,只是“赦

  • 王莽头颅为何270年后才焚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在历史上,王莽大名鼎鼎,他的成长,他的改革,他的死亡,都极具传奇色彩;他的头颅同样让人拍案惊奇。公元8年,王莽以新代汉,坐上了龙椅。这一年,他五十三岁。十五年后,也就是公元23年,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地皇四年(23年)十月三日,绿林军冲进长安,“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

  • 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

  • 项羽请求单挑被刘邦气炸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一直瞧不起刘邦,虽然二人都为楚怀王做事。刘邦出身平民,武艺稀松,因为酒后壮胆杀了一条蛇才拉起了一支队伍;项羽贵族出身,力能扛鼎,所向无敌,属下兵多将广,且对他无不又敬又畏。直到刘邦率先攻入咸阳,被楚怀王封为王,项羽这才开始注意刘邦,为此,还破天荒地专门组织了一场宴会,请刘邦吃饭喝酒,主要目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