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是一个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苏大夫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2、刷子李,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他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3、《酒婆》是出自《俗世奇人》的一篇短篇小说,为该书19篇文章之一,作者是冯骥才。讲述的是一个老女人一直喝酒馆的假酒,乐在其中,可是有一天喝了良心发现的老板卖的真酒后却丢掉了性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4、贺道台:贺道台叫仆人们用杆子打,用砖头砍,爬上树抓,八哥在树顶上来回蹦了一会儿,还不住地叫:“死鸟!死鸟!死鸟!”最后才挥翅飞去,很快就无影无踪了。自此,贺道台就得了“死鸟”的外号。而且人们传这外号的时候,还总附带着这个故事。
5、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
6、冯五爷: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天津开厂经商,早早地成家立业,站住脚跟。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7、蓝眼: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蓝眼不姓蓝,他姓江,原名在棠,蓝眼是他的外号。天津人好起外号,一为好叫,二为好记。这蓝眼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而这蓝眼的关键还是在他的人鸟上。据说他关灯看画,也能看出真假;话虽有点玄,能耐不掺假。他这蓝眼看画时还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拓展资料: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俗世奇人
大回是垂钓行业上的能人。传说他蹲在坑边,顶多七天,能把坑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鱼秧子也逃不掉。人说钓鱼凭的是运气,他凭的全是能耐。最让人佩服的是他钓王八的绝活。别人钓鱼时钓到王八,心里急,一使劲线就断了,而大回不急,稳稳绷住。王八被钩住后,会用前爪紧紧抓住水草,这时,大回便把一个铜环穿过鱼竿,铜环溜下去后,王八忽见一个锃亮的东西飞来,扬爪一挡,便松开水草。大回就顺利地把它提上来了。大回钓鱼就在于他把鱼琢磨透了。他通晓各种鱼的习性,能一眼看到水下的鱼道,这样的本领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练成。刷子李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刷完墙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何等的自信!自信来源于本领,要想练出本领又贵在专一。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并不是天赋过人,只是反复磨,反复练,熟能生巧,自然练出本事。“青云楼主”就才多而不精。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托裱的事也行,就是“手糙了点儿”,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