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候还是爷爷奶奶当家。爷爷只生了四个女儿,按照北方的风俗,生了女儿统统都得出嫁。我们家乡却是不一样的。
我的母亲和她的姐姐两个人都在家里招女婿。于是母亲的姐姐我就叫大妈了,那个上门女婿就是我的伯伯。还有我的父亲自然也是上门女婿。
招女婿就不说了,最奇葩的事情就是还得改名换姓。我的那个伯伯本来姓陈,来到李家,就改姓了李,并且连名字也都全改。这在今天看来,夫妻二人怎会同姓也同字辈,真有点不可思议。但那时候,我们那个地方就是一种普遍现象。
都说有什么“男尊女卑”思想,今天看来,我们家乡的这种招女婿改名换姓的风俗,就是一种男女平权。
我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从我记事到懂得一些事理后,就我知道的情况,我们那个不到两千人的大队,应该有半数以上都是姑娘家招女婿。因此,家乡曾经流行过一句俗语“吃饭一大桌,问起姓来各是各”。
有人可能不解了,怎么就各有各的姓呢?原来,做女婿的虽然改名换姓了,但如果生的孩子多,女婿有在家里立下“汗马功劳”,也就是真正能撑理门户了,通过老辈人一商量,就说,还是凭点良心,让一个或两个孩子随他的姓吧。就这样一家就出现了多姓的现象。
以上就是家乡的一种风俗,至今沿习着,只是改名换姓这事没有了。我说的这个地方就在荆州荆门这些地方。
大家好,我是农村燕姐
你的家乡有那些奇葩风俗习惯
在我的家乡农村奇葩风俗里,如果邻居或者亲戚朋友家结婚,在迎接新娘进大门上祖宗拜堂的时候,二婚是不允许能站在大门口,原因是你是个一二婚,人家新婚怕怕二婚站门口,将来要是幸福也就罢了,如果过得不幸福的离婚了的,,就会回忆当初那个二婚挡了她,就会逮出来去数落人家,恨她,骂她,剩至更无礼的,再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离婚了,你是不是很满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