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泓水之战:宋襄公太过于理想化,在这一战中重伤不治而亡

泓水之战:宋襄公太过于理想化,在这一战中重伤不治而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02 更新时间:2024/1/20 19:34:14

公元前639年(周襄十三年)春,、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袭被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楚成王挟之进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宋军坚守,数月未下。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释放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弃争霸之心,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三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遂由郑撤回迎战。

战争过程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

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宋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由于楚军实力强大,经激战后,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被歼,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伤。

战后国人皆怨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并未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认为自己遵守古训行事并无不当。公元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五月,宋襄公伤重而死。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茅盾和秦德君感情如何?他后来为何抛弃秦德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德君,民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回忆录中,秦德君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这也许是那个年代的“杰作”吧,藏在心里的东西,却在文字中被“遗忘”。事实上,这个一生充满传奇的女子和茅盾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然而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形同陌路。”1918年春节,23岁的沈雁冰(茅盾)和孔德沚结婚。沈雁冰这个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吓了一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在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之后,就对身边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起了猜忌之心。他总觉得这些开国的功臣们,将来有可能会谋反,夺取他的皇位。他就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可是立朱允炆为太子,以后朱元璋更加的不放心,因为朱允炆年纪太小,他怕这些功臣们不听朱允炆的话,将来如果自己不在了,朱允文有可能坐不稳这个

  • 明朝官员顾起元简介: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李景隆曾迎接燕军进南京城,为何后来却被削爵圈禁致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景隆,燕军,文史百科

    李景隆,男,汉族,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初期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袭爵曹国公,奉旨出京练军,授左军都督同知、太子太傅。建文帝时期,参与削藩行动。靖难之役时,拜大将军,征讨燕王朱棣,先后在郑村坝、

  • 在清朝统一战争中,鲁王政权包括什么?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统一战争,清朝,战史风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之一,清朝推翻明朝和顺朝之后,依然还是存在着不少反对满清的统治的汉人势力,南明鲁王政权就是一个例子。1645年闰6月12日,前朝的明朝势力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起兵,与定海总兵王之仁联盟对抗清朝,并派遣举人张煌言赶赴台州,恭候鲁王朱以海监国。在28日,朱以海监国在

  • 揭秘: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清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宗义皇帝,可见在统治集团内部都承认多尔衮的地位,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何不取而代之呢?其实其中另有

  • 关羽死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最后归谁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三国,野史秘闻

    三国的关羽有着“武圣”的美名,其天生神力,武艺超群,是威震天下的虎将。而关羽的神勇无敌,还跟他拥有两样“宝贝”有关: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先来说话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可谓童孺皆知。那么,这把刀到底长的什么样子?《三国演义》中称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关王刀

  • 魏明帝曹叡死后,他的儿子与满宫嫔妃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曹叡,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继位为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叡在位期间,任用曹真和司马懿,多次抵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平定鲜卑,灭掉了公孙渊,颇有建树,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帝王,然而,曹叡很短命,三十六岁时病死,英年早逝,谥号魏

  • 丁谓可以说是宋朝的第一聪明人,他是怎么溜须拍马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谓,宋朝,文史百科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拆弃瓦砾灰壤实入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谁的功劳最大?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做用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无不体现出诸葛亮神般的智慧,手拿鹅毛扇,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羽扇纶巾”,其实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赤壁之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松之注解记载,最初是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