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契(xiè,),母曰简狄,有娀(sōng)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百姓以平。
译文:殷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部落首领的女儿,是帝喾的妃子之一。一天简狄与几个妇女去河里沐浴,这时一只玄鸟在岸边孵下一个蛋后飞走了,简狄将这个玄鸟蛋吞下,不久后就怀孕了(这段可信度不高,谁会无缘无故生吞带壳的鸟蛋呢),然后就生下契。契成年之后参与了大禹治水,立下功绩。舜帝对契说:“现在百姓们没有家庭伦理观念,长幼无序,就由你来担任司徒一职,去教化百姓,教会他们树立家庭人伦观念,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还把契分封到了商地,赐姓子氏。契在尧、舜、禹三帝时期发迹,主要功绩是教化百姓,在他的教化下百姓安定。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yǔ )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bó),从先王居,作《帝诰》。
译文:契去世后,契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去世后,他的儿子相土继位,相土去世,其子昌若继位,就这样父死子继,一直传承到成汤。商国自契立国到成汤继位,这期间一共迁了八次国都。汤继位时定都于亳,这是因为成汤为了追寻先祖帝喾的足迹,重回故都(这理由有点牵强了),定都后成汤还作了《帝诰》以示纪念。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不:同“否”)。”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jí)之,无有攸(攸:同“所”)赦。”作《汤征》。
译文:成汤在夏朝时,天子给予他征讨诸侯的权利。成汤以葛伯不按规定祭祀为由,带兵征讨葛伯的方国。成汤征服葛伯的方国后对葛伯说:“我曾经说过,人只要照一照水面就能看清自己的仪态是否端正,一个国家只要看一看他的百姓,就知道这个国君治理国家水平的高低。”
这时伊尹在旁边附合道:“君侯英明!国君要听得进去忠言,德行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只要道德品质过关的人都能授予他官职。”成汤再对葛伯说:“你不敬天命,我要将你就地正法,不能赦免。”征服了葛伯的方国后,成汤还命人作了《汤征》以示纪念。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奸:通“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yìng)臣,负鼎俎(zǔ),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通“汝”)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译文:伊尹原名叫阿衡。他曾经想自荐到成汤那里做官,但是苦于没有门路,最终他想了个办法,伊尹本来就擅长烹饪,他就作为有莘氏陪嫁到成汤家家仆的身份来到成汤家中,之后借着烹饪美食的机会向成汤荐言,劝说成汤施行王道。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伊尹是隐居室外的高人,成汤听说后派人拿着聘礼去请他,前前后后去了五次才将伊尹请出山,伊尹向成汤讲述了三皇五帝和夏禹(即文中的九主)的事迹。成汤就任命伊尹总理商国的国政。
其间伊尹还离开成汤到夏桀那里为官(伊尹的经历大家觉不觉得有点眼熟,是不是跟太公望差不多呢)。伊尹因为看到夏桀的荒淫无道,他又回到成汤的身边。他从商国都城亳的北门进城时遇到了成汤的重臣汝鸠的小妾,伊尹作了《女鸠》《女房》来表达他离开夏桀回到商国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