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神雕大侠杨过晚年收了2个徒弟,其中一个祸乱了武林,一个颠覆了江湖

神雕大侠杨过晚年收了2个徒弟,其中一个祸乱了武林,一个颠覆了江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4/1/24 3:58:31

过是金庸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他一生经历传奇而又绚烂,早期的他倔强又叛逆,有着极端的性格,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终于参透侠之奥义,成为了一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神雕侠侣》的故事结束后,杨过本人便消失在了江湖,但他对江湖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神隐后的杨过曾收过两个徒弟,也正是这两个徒弟颠覆了后来的江湖武林。

01阳顶天的来历

当年蒙古军攻打南的襄阳,郭靖黄蓉夫妇带领襄阳军民誓死抵抗,但两人即使武功盖世,也难以抵挡如潮水般的蒙古军,最终郭黄夫妇战死殉国。

临死前郭黄夫妇为后人留下了两件神兵利器,分别是倚天剑屠龙刀,在城破之后,这两件神器叶随着他们的儿子郭破虏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这两件神器再次现世,已经是在几十年后的明教大会上了,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阳顶天很可能就是当年带着神器一起失踪的郭破虏。

当年郭破虏一定是带着这两件神器出走,后来为杨过所收留,为了躲避蒙古军的追杀,遂将名字改为阳顶天。后来阳顶天就一直跟着杨过学习武功,学有所成后又靠着出神入化的武功成功当上了明教的教主,成了真正顶天立地的豪杰。

其实如果不从小说内容分析,从小说外的现实世界来分析的话,阳顶天也是和杨过有着一定联系的人物。

在最初连载的《倚天屠龙记》中,阳顶天还不叫阳顶天,而是叫做杨破天,当时很多人就对杨破天和杨过的关系进行了各种推测,但金庸并未给出答案,到了后来小说正式出版的时候,金庸又将其改成了阳顶天。

至于最初为什么用杨破天这个名字,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当时的金庸很可能是为了给新的小说增加名气,可能准备用旧的小说内容来铺垫,在后来小说彻底完结成了独立故事后,金庸可能又觉得需要保证故事的独立性,遂将名字改掉和旧的背景相切割。

02阳顶天的人生悲剧

真正的高手总是极少出手的,阳顶天作为小说里的顶尖高手,也很少有关于他打斗的正面描写,他的武功和境界都是通过侧面对比和他人的言语中读者展现的。

阳顶天在小说练就了四层乾坤大挪移的神功,除此之外,他还掌握了大九天手的掌法,有如此神功加持,阳顶天自然不虚江湖的各类高手。

阳顶天曾经和江湖上的高手少林三渡交过手,一出手就直接废掉了三渡之首的渡厄的一只眼睛。之后的三渡三人便苦守少林多年潜心修炼,将日后能击败阳顶天当成终极的人生目标。

光明顶后来被围攻时,阳顶天已经死去三十多年,但他的师弟成昆依然还说自己赶不上已经死去的阳顶天,可见其武艺高强。

除了武艺高强外,阳顶天行事作风上也对得起他的名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豪杰。但就是这样一个江湖豪杰,后来却为情所困,导致了人生最后的悲剧。

阳顶天人生悲剧的源头便是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便是他的师妹柳芯茹。

柳芯茹并不是真心爱慕阳顶天,只是倾慕他明教教主的地位,所以后来的她在与阳顶天成亲后又和成昆勾搭到了一起。无情地伤害了用情至深的阳顶天,致使阳顶天身心都遭到巨大的打击,在练功时走火入魔而死。

小说里的阳顶天是一个盖世豪杰,行事光明磊落,但和他师出同门的师弟成昆,却是杨过手下的一个不肖之徒,在祸乱江湖多年后最终下场凄惨。

03不肖徒成昆

作恶的坏人并非是一出生便是坏人,成昆也是如此。最初的成昆并非如后来那般阴险偏激,他性格和人生的改变也源于柳芯茹这个女人。

柳芯茹本是成昆的小师妹,也是他青梅竹马的心上人,是永远无法忘却的白月光。但他们两小无猜的感情后来却被阳顶天打断了。

阳顶天在见到柳芯茹后,顿时感觉内心如电击,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女子,而柳芯茹虽然爱慕着成昆,但她更爱阳顶天的地位和权势。

柳芯茹和阳顶天成亲后,只剩下成昆一个人神伤。如果柳芯茹后来能专一对待阳顶天,那么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但偏偏柳芯茹又不甘心舍弃成昆,于是便在成亲后经和成昆私会,最终导致了阳顶天走火入魔而死,柳芯茹也羞愧自杀。

白月光柳芯茹死后,成昆便彻底黑化了,他将一切悲剧的源头都归咎与阳顶天,发誓要毁掉阳顶天手下的明教。

离开明教后,成昆找到了他的徒弟谢逊。但当他得知谢逊已经成了明教的护法后便心生忌恨,之后他在月圆之夜杀光了谢逊的全家,致使谢逊在月圆之夜会发疯胡乱杀人,在江湖四处树敌。

毁掉谢逊后,成昆又多次以明教的的名义四处作恶,导致明教被六大派围攻。

但经过阳顶天管理过的明教的实力其实是很强的,即使六大派围攻要想铲除明教也绝非易事,但偏偏成昆又偷袭了明教的几位高手,致使明教实力大损,如若不是带着主角光环的无忌横插一脚,成昆的计划很可能就成功了。

光明顶事件之后,成昆依旧不甘心,仍在四处作乱。但善恶到头终有报,成昆最终在与谢逊的战斗中落败,被废掉了所有的武功,囚禁在了少林寺中成了一个废人。

04结语

金庸讲述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江湖人物,这些人物和故事仿佛在历史中真真切切地出现过一般,而这也正是武侠的魅力。

金庸用豪迈又不失细腻的字用心描绘了一个江湖世界,每每读到必有荡气回肠之感,仿佛让人又经历了一遍别样的人生。

标签: 杨过神雕大侠阳顶天成昆

更多文章

  • 《史记·周本纪》原文及翻译(十七)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史记,周本纪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即西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 译文: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苏厉对周君说:“秦击败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的蔺、离石二

  • 《史记·秦本纪》的原文与翻译(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史记,秦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 译文:秦人的祖先是颛顼的后裔叫女修。女修在纺织的时,有一只玄鸟在她身边孵出一颗鸟蛋后飞走,女修就把那鸟蛋生吞后怀孕,之后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娶了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女儿为妻,名叫女华。(这段比较特殊,其他氏

  • 难怪孙悟空不用金箍棒撑破五行山,不是法力被封,看用了有何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悟空,金箍棒,五行山

    如来当初降服孙悟空,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正处于战斗力巅峰状态,可以说近乎无敌,而绝非网上所说,孙悟空战斗力一般,之所以能大闹天宫,完全是天庭众仙作壁上观,或出工不出力。 孙悟空当时不仅打败了托塔天王李靖统帅的全明星阵容的十万天兵天将,也打败了玉帝身边的三十六大御林军高手

  • 为什么张无忌因为朱九真差点丢了性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无忌,朱九真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空闲的片刻时间来侃侃金庸武侠小说中,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人物或者情节。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金庸先生笔下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探讨下关于其中主人公张无忌那些令人费解的儿女情长之事。

  • 《倚天屠龙记》中范遥为什么要毒害银叶先生,他的悲苦经历解释了他的行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遥,银叶先生

    范遥的母亲是西域大商之女,算得上名门闺秀。有一日,范遥的母亲在胭脂店挑选胭脂的时候被金刚门的范姓长老撞见,于是便有了范遥。范遥的外公虽然在西域有钱有势,但是金刚门乃是西域的土皇帝,谁也惹不起。范遥的外公不敢找金刚门的麻烦,反而认为女儿德行有亏,将她逐出了家门。范遥的母亲看着近在咫尺的家,却再也回

  • 烈酒在喉剑在腰——最霸气的15句古诗词,每句都能点燃你的热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霸气,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尤其是唐诗和宋词,其艺术造诣简直达到了古代文学的顶点。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佳作名句数不胜数,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清幽,有“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这样的哀伤,也有“

  • 《史记·秦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十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史记,秦本纪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 译文:秦哀公八年(前529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王,即楚平王。秦哀公十一年(前526年),楚平王派使者来秦国求娶秦国宗室女为太子建的妻子。等使者将秦国美女接回楚国时,楚平王一看未来

  • 元始天尊贵为三清之首,和菩提谁更厉害?看菩提的真实身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始天尊,三清,菩提

    西游世界中有两位深居简出的神秘大神,一位是贵为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虽然深居简出,极少露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三界的威望,连心高气傲的地仙之祖镇元子也对他毕恭毕敬。 取经团队抵达五庄观时,镇元子为何没有亲自招待?要知道,唐僧可是他的故人,五百年前,灵山集团举办兰盆会,时为金蝉子的唐

  • 金庸小说中隐藏着十大高手,独孤求败只能排第4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裳,斗酒僧,太玄经

    金庸先生的每一部武侠作品都堪称经典,他笔下也有很多角色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义薄云天的乔峰,精灵古怪的韦小宝、浪荡不羁的令狐冲、宽仁敦厚的郭靖等等。 而金庸武侠中的绝世高手同样让我们为之赞叹,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倚天屠龙记》中开挂的张无忌等等。 金庸原著中石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译文:秦国前无古人的统一了天下,秦王政对兼并天下做总结,顺便对丞相、御史等高官下令说:“想当年韩王向孤进献土地,交出王印,请求成为秦国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