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即西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
译文: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苏厉对周君说:“秦击败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的蔺、离石二县,这些都是白起的功绩。这个人善于用兵,又有天运辅佑。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如果梁国被攻破,那么周就危险了。大王是不是该派人去劝说白起呢?
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扼(同“扼”)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
译文:您可以派人去跟白起说个故事说:‘楚国有个人叫养由基,是个神箭手。离柳叶百步之外射箭,可以百发百中射中柳叶。每次他在练箭时左右围观的人有都有好几千,都说他箭射得好。可是有一个汉子站在养由基身边说:“好箭法,我可以指导指导这个人。”养由基很生气,扔掉弓,握住剑说“你有什么本事教我射箭呢”?
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
译文:那汉子说“并不是说我能教你怎么提高箭法,但是你在百步之外射柳叶,百发百中,如果不在恰当的时候停下来,过一会儿累了,弓摆不正,箭射出去不直了,只要有一发射不中,那么你之前的一百发不就全部作废了”。
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通“背”)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译文:如今,将军大败韩国、魏国,击溃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您的功绩已经很大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梁国,这一次如果打不胜,就会前攻尽弃。您不如假称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
译文: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秦国攻破魏国的华阳。周国的大臣马犯对周君说:“请派我去梁国,我能让梁国免费给我们筑城。”
乃谓梁(指魏国)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
译文:马犯见到梁王就说:“大王我们家周王病重了,如果他撒手人寰了,我也一定活不成。我可以把周的传国宝物九鼎弄到手,然后献给大王,大王拿到了九鼎之后希望能想办法救救我。”
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
译文:梁王说:“很好。”于是梁王给了马犯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周国。
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
译文:马犯又跑去找秦王说:“梁并非是想保卫周,而是要攻打周。您可以派兵到周国国境去看看。”秦果然出兵。
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
译文:马犯又去找梁王说:“大王不好意思我家周王病好了,没死成,九鼎的事也就没办成,请您让我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献九鼎吧。但是现在您已经派兵到周国去了,各诸侯都起了疑心,怀疑大王要伐周,以后您办事将不会有人相信了。不如让那些士兵为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伐周的顾虑給打消了。”
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译文:梁王说:“好吧。”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周筑城。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谓周冣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
译文: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周君的秦国宾客对周冣说:“您不如称赞秦王遵循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秦太后的汤沐邑,秦王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周国和秦国关系就会更好。两国关系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如果两国关系交恶,那么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
秦攻周,而周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
译文:秦攻打周国,周冣对秦王说:“我为大王长远考虑,大王不应该现在攻打周国。
攻打周,实在利益不多,现在因为你攻打周会落下个恃强凌弱的名声。天下诸侯因为秦攻打周而畏惧大王,一定会倒向东边与齐国联合。大王对周用兵得不偿失,还使得天下诸侯都去与齐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大王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大王统一六国的理想就很难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