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
译文:秦哀公八年(前529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王,即楚平王。秦哀公十一年(前526年),楚平王派使者来秦国求娶秦国宗室女为太子建的妻子。等使者将秦国美女接回楚国时,楚平王一看未来儿媳妇长得很漂亮,就把这个未来儿媳妇占为己有,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十五年,楚平王欲诛建,建亡。伍子胥奔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
译文:秦哀公十五年(前522年),楚平王想要诛杀太子建,太子建得知后逃出楚国,太子建的老师伍子胥出逃到吴国。这一年晋国公室权威开始衰落,晋国内的六家卿大夫势力开始膨胀轮流把持晋国朝政,六家权贵内部相互争权夺利,所以很长时间内秦晋两国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译文:秦哀公三十一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率军入侵楚国,楚昭王逃到随国,吴军攻入楚国国都郢。楚国的大夫申包胥来到秦国求救,他绝食七天,从早对着秦君哭到晚。于是秦国就调发军队去救援楚国(秦哀公可能是被烦的),得到支援的楚军一举击败吴国入侵的军队。吴军撤退以后,楚昭王才得以重新回到都城郢。
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夷公蚤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译文:哀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哀公的太子是夷公,夷公早逝,没能继位,夷公的儿子被立为国君,即秦惠公。
惠公元年,孔子行鲁相事。五年,晋卿中行、范氏反晋,晋使智氏、赵简子攻之,范、中行氏亡奔齐。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译文:秦惠公元年(前500年),孔子开始代理鲁国相国的职务。秦惠公五年(前496年),晋国六卿中的中行氏、范氏发动叛乱,晋君派智氏、赵简子前去讨伐两家,范氏、中行氏逃到齐国。惠公在位十年去世,他的儿子悼公继位。
悼公二年,齐臣田乞弑其君孺子,立其兄阳生,是为悼公。六年,吴败齐师。齐人弑悼公,立其子简公。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
译文:秦悼公二年(前489年),齐国权臣田乞弑杀其国君孺子,立孺子的哥哥阳生为国君,即齐悼公。秦悼公六年(前485年),吴国击败齐国。同年齐国权贵弑杀其国君齐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国君。秦悼公九年(前482年),晋定公和吴王夫差举行会盟,在黄池两国国君为争夺盟主之位发生争执,最终还是吴国成为盟主。
吴强,陵中国。十二年,齐田常弑简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十三年,楚灭陈。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译文:这一时期吴国国力强盛,经常出兵欺凌中原各国。秦悼公十二年(前479年),齐国的田常弑杀齐简公,立简公的弟弟平公为国君,由田常辅政。秦悼公十三年(前478年),楚国灭掉陈国。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厉共公继位,孔子在秦悼公十二年(前479年)去世。
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二十一年,初县频阳。晋取武成。
译文: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蜀国派使者到秦国进献礼物。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秦国派兵在黄河边挖堑壕,同年秦国派士兵两万人入侵大荔戎,并攻取大荔王城,晋国攻占秦国武城。
二十四年,晋乱,杀智伯,分其国与赵、韩、魏。二十五年,智开与邑人来奔。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三十四年,日食。厉共公卒,子躁公立。
译文: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年),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实力最强的智氏首领智伯被杀,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秦厉共公二十五年(前452年),智开和他封地的属民前来投奔秦国。秦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年),秦国攻打义渠戎,俘虏了义渠王。秦厉共公三十四年(前443年),发生日食,这一年厉共公去世,他的儿子躁公继位。
躁公二年,南郑反。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十四年,躁公卒,立其弟怀公。
译文:秦躁公二年(前441年),秦国的南郑发生叛乱。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义渠戎侵扰秦国,攻到渭水以南。秦躁公十四年(前429年),躁公去世,他的弟弟怀公继位。
怀公四年,庶长晁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曰昭子,蚤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为灵公。灵公,怀公孙也。
译文:秦怀公四年(前425年),庶长晁与权贵大臣叛乱带兵围攻怀公,怀公无奈自杀。怀公的太子叫昭子,早逝,众臣就拥立昭子的儿子为国君,即秦灵公。灵公即怀公的孙子。
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秦击之。十三年,城籍姑。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简公,昭子之弟而怀公子也。
译文:秦灵公六年(前419年),晋国开始在少梁筑城,晋国筑城筑到一半,秦国就出兵进攻少梁。秦灵公十年(前415年),秦国在籍姑筑城,同年灵公去世,他的儿子献公没有被立为国君,而是灵公的叔父悼子继位,这就是简公。简公是昭子的弟弟,也就是怀公的儿子。
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译文:秦简公六年(前409年),秦国开始命令官吏随身带剑。同年秦国派兵在洛水挖堑壕,在重泉筑城。秦简公十五年(前400年),简公去世,他的儿子惠公继位。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
译文:秦惠公十二年(前388年),惠公的儿子,出子出生。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秦国侵略蜀国,攻取南郑,同年惠公去世,他的儿子出子继位。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
译文:出子二年(前385年),庶长改,在河西迎接灵公的儿子献公并立他为国君。献公回秦后诛杀了出子和他的母亲,把尸体沉到深渊中。秦国此前频繁更换国君,君臣关系混乱,因此晋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夺取了秦国河西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