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秦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十二)

《史记·秦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十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4/1/21 16:08:25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

译文:秦哀公八年(前529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王,即楚平王。秦哀公十一年(前526年),楚平王派使者来秦国求娶秦国宗室女为太子建的妻子。等使者将秦国美女接回楚国时,楚平王一看未来儿媳妇长得很漂亮,就把这个未来儿媳妇占为己有,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十五年,楚平王欲诛建,建亡。伍子胥奔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

译文:秦哀公十五年(前522年),楚平王想要诛杀太子建,太子建得知后逃出楚国,太子建的老师伍子胥出逃到吴国。这一年晋国公室权威开始衰落,晋国内的六家卿大夫势力开始膨胀轮流把持晋国朝政,六家权贵内部相互争权夺利,所以很长时间内秦晋两国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译文:秦哀公三十一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率军入侵楚国,楚昭王逃到随国,吴军攻入楚国国都郢。楚国的大夫申包胥来到秦国求救,他绝食七天,从早对着秦君哭到晚。于是秦国就调发军队去救援楚国(秦哀公可能是被烦的),得到支援的楚军一举击败吴国入侵的军队。吴军撤退以后,楚昭王才得以重新回到都城郢。

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夷公蚤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

译文:哀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哀公的太子是夷公,夷公早逝,没能继位,夷公的儿子被立为国君,即秦惠公

惠公元年,孔子行鲁相事。五年,晋卿中行、范氏反晋,晋使智氏、赵简子攻之,范、中行氏亡奔齐。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译文:秦惠公元年(前500年),孔子开始代理鲁国相国的职务。秦惠公五年(前496年),晋国六卿中的中行氏、范氏发动叛乱,晋君派智氏、赵简子前去讨伐两家,范氏、中行氏逃到齐国。惠公在位十年去世,他的儿子悼公继位。

悼公二年,齐臣田乞弑其君孺子,立其兄阳生,是为悼公。六年,吴败齐师。齐人弑悼公,立其子简公。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

译文:秦悼公二年(前489年),齐国权臣田乞弑杀其国君孺子,立孺子的哥哥阳生为国君,即齐悼公。秦悼公六年(前485年),吴国击败齐国。同年齐国权贵弑杀其国君齐悼公,立他的儿子简公为国君。秦悼公九年(前482年),晋定公和吴王夫差举行会盟,在黄池两国国君为争夺盟主之位发生争执,最终还是吴国成为盟主。

吴强,陵中国。十二年,齐田常弑简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十三年,楚灭陈。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厉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译文:这一时期吴国国力强盛,经常出兵欺凌中原各国。秦悼公十二年(前479年),齐国的田常弑杀齐简公,立简公的弟弟平公为国君,由田常辅政。秦悼公十三年(前478年),楚国灭掉陈国。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厉共公继位,孔子在秦悼公十二年(前479年)去世。

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二十一年,初县频阳。晋取武成。

译文: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蜀国派使者到秦国进献礼物。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秦国派兵在黄河边挖堑壕,同年秦国派士兵两万人入侵大荔戎,并攻取大荔王城,晋国攻占秦国武城。

二十四年,晋乱,杀智伯,分其国与赵、韩、魏。二十五年,智开与邑人来奔。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三十四年,日食。厉共公卒,子躁公立。

译文: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年),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实力最强的智氏首领智伯被杀,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秦厉共公二十五年(前452年),智开和他封地的属民前来投奔秦国。秦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年),秦国攻打义渠戎,俘虏了义渠王。秦厉共公三十四年(前443年),发生日食,这一年厉共公去世,他的儿子躁公继位。

躁公二年,南郑反。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十四年,躁公卒,立其弟怀公。

译文:秦躁公二年(前441年),秦国的南郑发生叛乱。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义渠戎侵扰秦国,攻到渭水以南。秦躁公十四年(前429年),躁公去世,他的弟弟怀公继位。

怀公四年,庶长晁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曰昭子,蚤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为灵公。灵公,怀公孙也。

译文:秦怀公四年(前425年),庶长晁与权贵大臣叛乱带兵围攻怀公,怀公无奈自杀。怀公的太子叫昭子,早逝,众臣就拥立昭子的儿子为国君,即秦灵公。灵公即怀公的孙子

灵公六年,晋城少梁,秦击之。十三年,城籍姑。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简公,昭子之弟而怀公子也。

译文:秦灵公六年(前419年),晋国开始在少梁筑城,晋国筑城筑到一半,秦国就出兵进攻少梁。秦灵公十年(前415年),秦国在籍姑筑城,同年灵公去世,他的儿子献公没有被立为国君,而是灵公的叔父悼子继位,这就是简公。简公是昭子的弟弟,也就是怀公的儿子。

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译文:秦简公六年(前409年),秦国开始命令官吏随身带剑。同年秦国派兵在洛水挖堑壕,在重泉筑城。秦简公十五年(前400年),简公去世,他的儿子惠公继位。

惠公十二年,子出子生。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公卒,出子立。

译文:秦惠公十二年(前388年),惠公的儿子,出子出生。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秦国侵略蜀国,攻取南郑,同年惠公去世,他的儿子出子继位。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

译文:出子二年(前385年),庶长改,在河西迎接灵公的儿子献公并立他为国君。献公回秦后诛杀了出子和他的母亲,把尸体沉到深渊中。秦国此前频繁更换国君,君臣关系混乱,因此晋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夺取了秦国河西的土地。

标签: 史记秦本纪

更多文章

  • 元始天尊贵为三清之首,和菩提谁更厉害?看菩提的真实身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始天尊,三清,菩提

    西游世界中有两位深居简出的神秘大神,一位是贵为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虽然深居简出,极少露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三界的威望,连心高气傲的地仙之祖镇元子也对他毕恭毕敬。 取经团队抵达五庄观时,镇元子为何没有亲自招待?要知道,唐僧可是他的故人,五百年前,灵山集团举办兰盆会,时为金蝉子的唐

  • 金庸小说中隐藏着十大高手,独孤求败只能排第4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裳,斗酒僧,太玄经

    金庸先生的每一部武侠作品都堪称经典,他笔下也有很多角色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义薄云天的乔峰,精灵古怪的韦小宝、浪荡不羁的令狐冲、宽仁敦厚的郭靖等等。 而金庸武侠中的绝世高手同样让我们为之赞叹,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倚天屠龙记》中开挂的张无忌等等。 金庸原著中石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译文:秦国前无古人的统一了天下,秦王政对兼并天下做总结,顺便对丞相、御史等高官下令说:“想当年韩王向孤进献土地,交出王印,请求成为秦国的附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六)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译文:秦始皇巡游期间,齐郡人徐巿等方士上书,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徐巿等人请求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山。于是始皇派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及翻译(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 译文: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日,始

  • 平儿对于王熙凤而言,重要性不亚于白龙马对于唐僧的重要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平儿,王熙凤

    王熙凤的得利助手是平儿,贾母身边最重要的丫头是鸳鸯,王夫人身边最得利的丫头是彩霞,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丫头是袭人。这四个丫头她们都有各自的好处,几大主子身边,她们都少不了。 如果是王熙凤是唐僧,那么平儿就是驮着她的白龙马,王熙凤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平儿照顾她的起居,还能帮她分担很多的任务。 贾

  • 聊斋故事:年轻貌美的寡妇日夜供奉亡夫的泥像,不想却由此怀孕,婆婆不信,县令却想了一个办法证明她的清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聊斋志异,夫死从子

    古代,有个年轻美貌的寡妇,发誓不会再嫁。她让人做了一尊亡夫的泥像放在卧室,日夜供奉。没想到几年后,寡妇就怀孕了。婆婆怀疑她与人有私,十个月后她生下孩子,县令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证明她是否清白。 这个寡妇叫王玉秀,她和丈夫李云青梅竹马,二人成婚后恩爱有加,只是李云突然就得了痨病去世了。婆婆看到玉秀还

  • 《史记·晋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记,晋世家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译文:晋献公元年(前676年),周惠王的弟弟颓谋反,纠结党徒袭击惠王,惠王出逃投奔郑国,郑国安排惠王居住的栎邑。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译文:晋献公五年(前672年),晋献公率军入侵骊戎,俘获骊姬以及骊姬的妹妹,献公十

  • 《史记·晋世家》的原文与翻译(十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记,晋世家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jī)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郄(qiè)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 译文:晋灵公四年(前617年),晋国入侵秦国,攻取了秦国的少梁。秦军也攻取了晋国的崤城。晋灵公六年(前615年),秦康公率军讨伐晋国,攻取了羁马。

  • 《史记·魏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记,魏世家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译文:魏襄王元年,魏襄王与诸侯在徐州举行会盟,互相称王。襄王追尊他的父亲惠王为王(这里记载有误,前文中惠王卒应该是惠王改元,在位的国君还是惠王)。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译文:魏惠王改元后五年(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