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

成语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1/13 14:51:07

整句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语出《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第一个“物”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物”;

第二个“物”为名词,即为通的“物”的意思。“物物”的意思就是以物为物,这就是说物就是物,没有人为的东西施加于其上,物就是纯然本然的“物”。

第三个“物”是动词,意为“物役”;

第四个“物”为名词,同第二个“物”,也是普通的“物”的意思。“物于物”的意思就是被物所物役,这就是说人被物所奴役,成了物的奴隶。对物的追求便会导致被物所役使。

标签: 物物而不物于物

更多文章

  • 成语蹇蹇匪躬是什么意思?怎么读?怎么造句?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蹇蹇匪躬

    【成语名字】蹇蹇匪躬 【成语拼音】jiǎn jiǎn fěi gōng 【成语注音】ㄐ一ㄢˇ ㄐ一ㄢˇ ㄈㄟˇ ㄍㄨㄥ 【成语释义】 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成语出处】《易·蹇》:“

  • 成语以狸饵鼠是什么意思?怎么读?怎么造句?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以狸饵鼠,成语

    【成语名字】以狸饵鼠 【成语拼音】yǐ lí ěr shǔ 【成语释义】 狸:猫;饵:诱。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商君书·农战》:“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

  • 二十四鬼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二十四鬼

    1、魑:读音: chī 魅原来写作螭,指的是山里的妖怪。 2、魅:读音: mèi 魅在古文中译做魁,被比喻成老物精也,说的是经的历漫长岁月后所化成的妖怪; 善于迷惑的妖精 “魅”,一个“鬼”,一个“未&rdquo

  • 成语舌挢不下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舌挢不下

    【成语名字】:舌挢不下 【成语拼音、注音】:shé jiǎo bù xià 、ㄕㄜˊ ㄐㄧㄠˇ ㄅㄨˋ ㄒㄧㄚˋ 【成语释义】: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成语出处】:《史记·扁鹊苍公列传》:&ldq

  •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啥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

    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一夜分为五更: 一更:19:00-21:00 二更:21:00-23:00 三更:23:00-01:00 四更:01:00-

  • 成语土龙刍狗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怎么造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土龙刍狗

    【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 【释义】刍:喂牲口的草。土制的龙,草扎的狗,是古代祭奠的用品,用以乞雨。比喻尊贵于一时,却只是徒有其名,并无其实,名不副实。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杜微传》:“微自乞老病求归,亮(诸葛亮)又与书答曰:&

  • 傣族剪纸艺术图案造型的艺术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傣族剪纸艺术

    傣族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剪纸艺术的图案造型,傣族人民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传承了祖先的智慧和情感。 一、傣族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傣族人口众多,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艺术而闻名。

  • 传统技艺中的漆器图案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漆器,漆器制作

    漆器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中国,早期的漆器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漆器制作利用的是来自漆树的树脂,通过多道涂漆、干燥和打磨等工艺步骤,使其形成坚固耐用的表面。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通过漆器的制作和装饰,表达了对自然、神话和人文的追求与理解。漆器不仅仅是实用工艺品,更是一种视觉叙事的

  • 五代西蜀诗歌为什么偏重于世俗和享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世俗化,西蜀

    政权更迭频频,10年左右就能换一个新皇帝,各地流民更是无数,这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内局面。 对比之下,南北方的情况稍有差异。北方黄河中下游一带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南方的各割据政权则相对稳定。尤其是地处长江中上游的西南地区,在五代十国近百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乱。 正是在社会安定的大背

  • 成语兰因絮果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兰因絮果

    【成语名字】:兰因絮果 【成语拼音、注音】:lán yīn xù guǒ、ㄌㄢˊ 一ㄣ ㄒㄨˋ ㄍㄨㄛˇ 【成语释义】:兰因:比喻美好的因缘。絮果:飘扬的飞絮,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始合终离,结局不好。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丑奴儿令》:&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