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典故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典故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4/2/2 23:56:56

秦末大乱,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同年九月,项羽随叔父项梁于会稽起义。

十月,刘邦于沛县起义,自称赤帝子。也就在此时,韩信加入项梁、项羽义军。随军征战,多次向项羽进言献策,但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采纳,未得重用。

公元前206年,韩信离开项羽,加入刘邦的队伍。担任仓库保管员,也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因为犯事,韩信要被拉去斩首。韩信不想死啊!想我韩信一身抱负还没实现,怎么可以去死。

于是韩信大喊:“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听闻此话,觉得韩信不同凡响。就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就让韩信担任治粟都尉,还是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刘邦的亲信萧何。萧何与韩信一番长谈后,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后来经萧何举荐,他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为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功劳,被刘邦封为楚王。这就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又是为什么呢?公园前197年,赵相国陈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去平叛。结果平叛还没有结束,韩信与陈豨勾结的传言就传到了刘邦的皇后吕雉耳中。

于是吕后和萧何谋划,由萧何出面,假称陈豨已被俘获处死,邀请韩信进宫贺喜。结果韩信刚进宫门,就被士兵捆绑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残忍杀害。

为什么萧何要帮吕雉除掉韩信?首先就是吕雉这个人,他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即使刘邦不在,他也有很多办法拿捏韩信。

至于找萧何谋划,既可以快速解决韩信,又能威慑住其他人。然后就是萧何自身的处境,刘邦生性多疑,早就对萧何有所猜忌,只是没找到下手的机会。

这时帮吕雉除掉韩信就是最好的投名状,虽然有损名声,但最起码保住了性命。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标签: 萧何败典故意思历史人物哪个什么

更多文章

  • 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成语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辕北辙,成语,道理,意思,告诉,什么,我们,一个

    教科书解释成语“南辕北辙”实在太浅薄、草率、没文化!我们小学课本即学过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但小学语文通常只会给学生解释其含义,却不剖析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很多人理解成语只关心引申义,以至于很难理解成语深层次的意思。 我们开篇即把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出处作为二级标题强调出来,以便告诉大

  • 朱重八是谁的原名(朱元璋传奇一生起步阶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重八,传奇,原名,朱元璋,阶段,起步,一生,故事

    历经苦难的朱重八踌躇满志!公元1351年,上天给元朝命运的最后一根儿稻草终于压了下来,元朝的末日到了。宰相托托坚决要求治理黄河的愿望是好的,元朝那腐败到极点的官吏,是他所不了解的,他终于尝到苦果了。当元朝命令沿岸17万劳工修河堤时,各级的官吏那是异常兴奋,首先,皇帝拨给的工钱是可以克扣的,民工的口粮

  • 周培公清朝个人资料简介(凭借三寸舌降服十万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培公,舌降服,简介,资料,清朝,个人,凭借,十万

    周培公:铮铮傲骨,智勇双全,三寸舌降服十万军。周培公,康熙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丧母。乳母龚嬷嬷把他接回家抚养,见周培公天资聪颖,乳母让自己儿子去当兵挣钱,省吃俭用供周培公读书。周培公也非常争气,应考府试、乡试连战连捷。但是在会试中,因为周培公在文章中将“玄”字最后一笔没有缺笔,犯了

  • 明朝空印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空印案是不是冤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空印案,冤案,朱元璋,明朝,怎么

    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冤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冤案?明初四大案是指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铲除对朝廷有威胁的人而策划的著名屠杀事件。明初四大案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 爱新觉罗·福临是顺治皇帝吗(关于顺治皇帝的几个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皇帝,关于,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6岁即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是清王朝的第三任帮主,也是清入关以来的第一任帮主。笔者对他的概括就是谜一样的人生。 顺治帝的生母便是孝庄,关于“太后下嫁”的说法,在历史上延续了好久。其一,皇太极没有明确继承人,而当时的福临仅有

  •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还清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条约,赔款,签订,辛丑

    《辛丑条约》约定39年还清,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钱呢?《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

  • 高阳公主的历史简介(敢爱敢恨高阳公主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主,高阳,简介,历史,结局,最后

    高阳公主——敢爱敢恨!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皇帝爸爸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但是房遗爱虽然贵为当朝宰相的儿子,却并不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公主喜欢的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对这位高大雄壮的驸马是一百个不满意。洞房花烛夜之后,房遗爱就再没有被宣进公主闺房的机

  •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边塞诗人因军功而封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封侯,诗人,军功,边塞,朝代,高适,唐朝,哪个

    高适向高处,累功终封侯!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是唐代罕见的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旧唐书》记载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高适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人生当进取、奋斗终有成的真谛。1.一诗赠别,天下皆知公元74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高适,为送别友人董大,题诗一首,其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

  • 刘彻是明君还是昏君(汉武帝刘彻的历史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彻,明君,昏君,汉武帝,历史,评价,如何,还是

    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大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10子,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刘彻在他4岁的时候,就被景帝册立为胶东王,7岁的时候被封为太子。公元前141年,刘彻登基称帝,统治汉王朝长达54年之久。

  • 城濮之战双方是谁(城濮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城濮,双方,时期,地方,发生,哪个,什么

    城濮之战,晋文公“一战而霸”!开创晋国霸业的,是文公。本节所述,均见《左传》之僖公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如果说齐桓公是“不战而霸”,那么,晋文公便是“一战而霸”。这场战争,就是城濮之战。这在春秋时期,当然不是第一次战争,却是第一次大战。但开战和结局,却似乎在计划外。一战而霸,语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