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详细的疟疾在中国的历史?
疟疾,又称打摆子,在百度上给搜到如下答案:“打摆子”是疟疾的俗称,在我国的病史有数百年。清代康熙皇帝1692年冬就被这种疾病传染过,后服用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霜才治好,由此可见这种病的厉害。1949年以前,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得“打摆子”这种病,尤其是那冷得像掉进冰、热得像烤火这种现象是咋回事,更无法理解发病的周期性和定时性。现代医学科技告诉我们,疟疾是由疟原虫经雌性中华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寄生于肝脏和红细胞内,并以血红蛋白为养料生长发育,当疟原虫把红细胞胀破时,人体就会出现先冷后热的病理现象。人体寒热发作周期和红细胞内疟原虫裂体增殖的周期相一致。如果没有适当药物治疗,病毒又会进入了新一轮的繁殖周期,并再次引起病人的寒热发作。1949年前的襄樊一直处于小农经济时代,人们没有这方面医学知识,在迷信和敬畏心理的作用下将疟疾妖魔化。那时的襄樊,经济破败,民生凋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让百姓生活举步维艰,雪上加霜的是战乱、水灾加剧了生活、卫生环境的恶化,一些恶性传染性疾病如霍乱、天花、疟疾横行,每次爆发都会造成数以万计百姓死亡。据《保康县志》记载,1940至1941年保康县瘟疫流行,全县死亡2万余人,占人口总数的20%。百姓实实在在地挣扎在生死线上。传染病中危害人数最多的当属疟疾,在这个死亡瘟神的阴影中,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据一些老年人回忆,1935年襄樊大水灾后疟疾爆发,当时数以万计的难民们流离失所,露宿街头。由于水源被污染,蚊虫大量滋生,城里、乡下几乎没有不打摆子的。当时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都卖得比黄金还贵,多数得病人不是求神拜佛,就是“姜汤、棉被、晒太阳”,每天倒毙街头的难民数不清,惨状触目惊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解决人民的疾苦,毅然向疟疾宣战。1950年,襄阳地区各级政府利用幻灯片、广播、展览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知识。1952年,襄阳专署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认真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全区开展了消灭“五害”的卫生运动。同年襄阳区开办县级以上综合医院11个,镇卫生所75个,联合诊所174个。1956年又开展了对污水坑、水塘每半月用666粉、223液消毒一次的夏季卫生运动。随着基层卫生组织的逐步健全和群众性卫生运动的持续展开,上世纪60年代末,恶性疟疾在襄樊绝迹。1974年以后,襄阳地区开展了休止期治疗,全民预防服药的措施来防治疟疾,至今未发生疟疾大范围流行。35年过去了,疟疾这个横行襄樊数百年的妖魔,终于离襄樊人民越来越远。回首襄樊抗击疟疾,我们除了要感激党和政府对百姓健康的重视关心外,不应该忘记多年来坚持在抗疟一线的卫生和防疫工作者们,是他们用锲而不舍的努力加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守护了襄樊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我们当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非洲主要流行什么疟疾?
恶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疟原虫。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目前疟疾感染最严重的地方。
如果在非洲得了疟疾该怎么办~听说疟疾在非洲很流行?
当我在非洲得了疟疾时,我立即要求非洲的中国医疗队帮我量体温,抽血检查疟原虫,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正式的抗疟疾治疗。同时,高热退热等对症治疗在一般抗疟药物治疗中是有效的,发热等不适症状会迅速缓解。如果你得了疟疾,不要把自己当成感冒,因为没有抗疟药就无法改善疟疾,延迟使用抗疟药也会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严重的疟疾发作。
vcd在中国流行的时间?
VCD是过渡产品,大概九十年代末到二零零五年左右,也就十年工夫,然后被DVD取代,DVD是数字信号,ⅤCD是模拟信号,主要品牌有万利达,步步高,爱多等
西红柿在中国的历史?
西红柿在中国从西汉时期转入中国
莲雾在中国的历史?
我国引种莲雾的时间较早,约在17世纪就它就已被引种至我国进行栽培种植,不过由于当时莲雾产果量低,不具备果树的经济效益,初期引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作为观赏树木或庭院树种零星栽培。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莲雾优质高产品种培育出,才开始对其进行商品化的栽培种植,不过种植发展至今国内莲雾的种植规模相对于其它经济果树而言仍不算太大,世界范围内莲雾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
美金在中国的历史?
首先,货币在历史发展中处于绝对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货币在历史发展中处于绝对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制度系统诞生在194407月,比较紧张的谈判之后,44个国家各自达成最为复杂的决定,这项决定简单来说,可以说,美金的由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国家的货币
茶在中国的历史?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樱桃在中国的历史?
中国古代有一水果,果形如珠,晶莹剔透,因黄莺鸟喜“含食”该水果,而得名“莺桃”,又名“含桃”。即如今我们所说得“樱桃”。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有栽培樱桃的历史,并且在3000多年前樱桃已经成了当时的珍贵果品,后来历朝皇帝皆以樱桃为贡果,可以说樱桃在中国古代水果史上有着如今车厘子一般的地位。
桔子在中国的历史?
橘子,学名:Citrus,也称桔子.在中国有4000多年的培育史。
橘子原产地中国,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地区。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肯定不能说清楚具体位置。经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橘子至今在荷兰和德国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中国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的佛罗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