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43 更新时间:2024/2/24 21:22:44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专家为孔子形象重新定位:相貌堂堂男子汉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生平介绍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不愿出仕。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最重要的伦理和政治主张是“兼爱”,但这种思想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在秦汉后便成为了绝学。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子卿,战国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他的思想观点与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注重“礼”的作用。主张“性恶论”。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治”与“法制”相结合,礼敬君子,法治小人。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人。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老子的“道”,但把道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在政治上,主张以法为主的“法术势”结合。董仲舒(前176-前104),西汉人。董仲舒向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观点,是儒家的“王道政治”和“仁政思想”。王充(27-97),字仲任,东汉人。王充的学术思想具有批判性。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论”的体系,反对“天人感应论”,强调天道的自然无为性。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人。王弼能言善辩,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玄学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了“贵无”的观点,认为“无”是事物的本源。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制”。在哲学认知论上,提出了“得意忘言”,并论证了《周易》的言、象和意的关系。慧能(638-713),本姓卢。禅宗的创始人。慧能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针对神秀的偈语,指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主张“见性成佛”,提出了“顿悟”的修行方式。周敦颐(1017-1073),子茂叔,北宋人。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其思想被后代的程颐所发扬。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了“主静”的主张。在学术思想上,“援道入儒”,发挥了《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朱熹(1130-1200),子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南宋人。朱熹的学术思想继承合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思想,被后世称为朱程理学。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知先行后”,认为明白义理才能有所作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流传的箜篌有哪些重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流传的箜篌主要分为卧式箜篌和立式竖箜篌、凤首箜篌3种,后来又出现了雁柱箜篌。竖箜篌的形状像半截弓背,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设曲形共鸣槽,整体结构中还有脚柱和肋木支撑着20多条弦。演奏时演奏者将箜篌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这个弹奏姿势,唐人称之为“擎箜篌”。新型的雁柱箜篌是仿照

  •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存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中国哲学与哲人的特质,也形成了中国哲学“国家不幸哲人幸”这样

  • 占星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的确定和执行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占星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的确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甚至难以想象其重要程度。如《汉书赵充国传》中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老将赵充国受命攻打西羌,不久宣帝又为他增派援兵,催他尽快进对弟开战,诏书中说:“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人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

  • 什么是中国古代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研究一般性问题的学说。一般性问题包括:物质、意识、认识、方法、逻辑等。科学是研究具体性问题的学说。具体性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等。在古代,哲学是研究所有问题的学说。如《周易》(周文王)、《道德经》(老子)、《论语》(孔子)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包罗万象。《周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 第一套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有哪些重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纪念邮票(第一组)。1983年8月10日由邮电部发行。共4枚,分别介绍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其面值除“柳宗元”为70分外,其余均为8分)。这四位文学家肖像,采取了“院体法”的结构谨严,笔法细密,富有装饰和“文人画方法”的笔法萧洒,画工带写,富于韵律的技法相结合

  • 中国古代思想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私塾和游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其影响深远,主要的积极因素有,儒家思想倡导忠孝礼仪廉耻,注重秩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只是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人治,所以其所倡导的秩序会带来怎么的后果,完全取决于领导人个人的内心,是一把双刃剑,不伤人则伤己。儒家学说是封建时期产生的,但是儒家思想是在漫

  •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那些重要发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有,车轮就是中国的发明,其次,还有,这些,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日食记录日月星辰阴阳合历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土圭测日影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历法革

  • 有哪些蕴含哲理的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浩瀚的唐诗、宋词、元曲及其它朝代的诗歌中,饱含哲理的古诗枚不胜举,现摘录数句,以飨诸友。之一: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晴却有晴”。之二: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 古诗中最有哲学的是哪一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最具具有哲学词句是:《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罕在河岸上看到奔流不息的河水曰:(俗称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就象河中的流水一样,不分白天黑夜的流淌。比喻人的一生也象河水一样稍流即逝。《论语》中,子罕又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有学识的人头脑清醒不会被迷惑,讲仁义有道

  • 罗隐和李商隐都写了一首《筹笔驿》,两诗在哲学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认为,没有不同,都是凭吊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经历的回忆,表达对其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慨!不同的地方,也只是个人写作手法上的差异,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都是一样的!所谓哲学思想,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思想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文学作品表面是故事,深层次就是哲学思想!文学作品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