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核心齐物指的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扩展资料庄子和蔺且关于《齐物论》的讨论庄子点化蔺且:“天地万物本就是整体,没有你我之别,没有彼此之分,人籁、地籁、天籁也好,大知小知也罢,总是由若干个体的我构成,若干个体相互作用,看不出主次和亲疏。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我,你在众生中寻觅却不见踪迹。种种行为显示出确实存在千姿百态的现象,希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时候,它又如同隐形人一样捕捉不到。可谓是寻寻觅觅、影影绰绰、恍恍惚惚、似有非有,正如老子所说,大象无形。”庄子为了表述得再形象一些,就列举了人和身体各器官的例子加以说明,“人身体有几百块骨头,有眼耳口鼻嘴等九窍,有五脏六腑,这些器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整体性。你说,我对身上的这些器官哪个更亲?是全部都喜欢呢还是更看重哪个?再进一步阐述,如果把这些器官比作我的妻妾,这些妻妾能够和谐相处吗?如果把这些器官比作我的大臣,这些大臣之间的权力比重又如何分配呢?”庄子又露出惯有的思索神情,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亮光,“谁知道天地万物是否有真正的主宰者?不管有没有,主宰者的本性都不会为此而受益或受伤。就人来说,一生中处处充满着悲哀的境况:出生就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活着的时候要与万物磨合、争夺生存权利,在生命的旅途上奋力前行、永不停止,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终生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整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这样的人生,活着和死亡有何区别呢?人死如灯灭,躯体的死亡意味着心灵也随之而去,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吗?人生就是一个迷茫的世界和舞台。我疑惑的是,众人皆醒我独醉呢?还是所有众生都和我一样迷茫。”蔺且听到这里,说道:“老师,你既然对人生如此的悲哀,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够像老子那样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活着呢?”庄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多高呀!它要求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才是本真状态,它要求生活就是一张白纸,随意在白纸上绘画出美丽的图画却没有任何的污染,它要求生活就是无心而为的自然状态。”庄子皱了皱眉,继续抨击到,“现在的人都是拘泥于成见之中,按照既有的认识论也可以说是根据成见做人、做事,谁能是例外呢?世间有没有了解社会变化规律并遵照去做事的智者呢?这些智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取别人之所长,避自己之所短,不拘泥于既有的认识论。这样的智者罕见哪!世间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成心作为是非评判标准,为了眼前利益,选择所谓的一己之长抛弃所谓的他人之短,这些人可谓是愚人啊!世间愚人总是坚守着自己的是非评判标准。”庄子使用犀利的语言批评现实社会的弊病,对于这些弊病,庄子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无奈地叹息一声,“有没有不带有主观成见的是非标准呢?比如有人本来是今天来到越国却非说是昨天或前天来到越国的,这不是把原本没有的事物非要说成事实存在吗?把无说成有,即便是大禹再世也无法理解啊!何况我这样的平凡人呢。”“所以说,是非是建立在成心之上的。”庄子最后强调。蔺且问道:“如此说来,社会上由来已久的儒墨之争,刑名之辩皆是由于是非导致的?”庄子赞同的点点头:“不错,世间纷争出自是非,是非的源泉在于言论,人类有了语言,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论战与争斗。如果人类使用语言仅仅作为人籁,也许就没有这么多的是非,可是,言论不是风吹万窍。”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齐物论
更多文章
节俭的优秀传统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是墨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
墨家的“节俭”和“强本节用”的思想。一样吗,有什么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的“节俭”和荀子的“强本节用”思想是一样的,但是又有所区别。释义:1.节俭:指生活俭省,有节制。墨家的“节俭”“节用”就是认为贵族浪费,过度享受导致老百姓群起为盗。观察到万物节则阴阳和,以此劝说贵族,节约开销。2.强本节用:指我国古代以农业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战国时代荀况提出的加强农业
关于节约的古文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家有万石粮,
安提斯泰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安提斯泰的学说主要集中在伦理学方面。他发扬了苏格拉底重视德行的思想,认为美德是唯一必须追求的目标,只有经过肉体的刻苦磨练才能得到,这是唯一可能的幸福,从而鄙视一切舒适和享受。虽然安提斯泰和柏拉图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是两人的观点却不同,安提斯泰曾经在著作中驳斥过柏拉图的理念论。
对你影响最深的古文名句或古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名言名句,就是能给与人们有所启发、训诫、促进、鞭策的语言,是能够成为人们精神支柱的语言。下面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天将降大事如斯人矣,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这个人没什么作为,庸碌一生。是孟子的这句名言对我起了一定促
中国诗词中最有哲理性的是哪一句(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2,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3,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4,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5,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7,夜暗方显万颗星
如何写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诗是一种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当然可以用诗句表达思想感情。《尚书.虞书》有云:“诗言志。”这是我国古人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最早“志”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志”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后来泛指所有的情感。《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
唐代王维的诗,感觉意象、意境均“空灵”,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盛唐时代,儒、释、道三家在中国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文人墨客们在各种思想的浸润下,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象,王维也不例外。然而,从他的整个生涯来看,王维的诗歌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最深。生于信佛的家庭,一生与佛结缘据《旧唐书》记载: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
中国古代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有哲理意味的诗枚不胜举,俯拾皆是,如: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左思的“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
哲理诗算诗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哲理诗是诗词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要明白这一点,必须弄清什么叫哲理诗及其特点。一、哲理诗的定义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它阐明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哲理诗往往把抽象的哲理同具体的形象熔为一体,以生动的意象来晓人以理、动人以情。如,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