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阳明的学说有何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学说有何现实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92 更新时间:2024/3/26 5:06:19

阳明的学说,基本没有现实意义。

一、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杂揉的产物,并没有新突破。王阳明三教皆接触过,于是自以为三教皆通,且皆不合其意,所以就下手搞自己的哲学体系,于是最后弄出了个心学来。但是,我们看他的心学,仿佛很高深,其实很杂很乱。比如,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这个论断就值得商榷。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实在是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因此,岂是一个“理”字所能概括?这个论断,显然不够准确。其实,王阳明把这个心的功能限定在一个“理”字上,使人在这个“理”字上打转执着,就显然阻碍了心的强大功能的发挥和运用。这也是其心学硬伤之一。另外,他在对孔子“格物致知”一说解释时,认为: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什么叫“得其理”?事物若不得其理,还能存在吗?综合看来,王阳明心学,其实是儒释道三教理论杂揉的产物,并没有新的突破。相反,其理论很多地方并不值得推敲。

二、王阳明并未悟出道的真谛。王阳明心学中,也谈如修心,其修心的方法,也无非静坐等,这也没有超出道家和佛家学说。王阳明虽然搞出了他自己的心学,但他自己显然并未悟出道的真谛。但王阳明却不这么认为,他自以为已经得道,而且其水平已高于史上诸圣,所以搞出个心学也就可以理解了。道的真谛,在佛教《心经》中,已有完整表述,最著名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论述也正在被现代科学所印证和承认,所以其是真正的真理,也就是道。人们如果真正悟懂了这个道理,对名利等世间富贵贫贱也就自然淡下来,内心的痛苦也就会明显减少。但王阳明的心学,显然对此并没有任何认识,只是在世界万物的“理”中打转,自圆其说。所以,王阳明显然自己并未悟道,其理论自然不够圆满,没有真实的意义。如此情况下,你学习心学,只能越学越糊涂,而绝不是越学越明白。所有的真理,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都能经得起科学的检验。

三、王阳明学说并未突破二元论。二元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方法,比如大小、多少、高低、美丑、东西南北、富贵贫贱,等等等等。正是二元论的存在,才导致了人类诸多痛苦。心学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痛苦,也就几乎没有意义。既是心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应该是把彻底解决人心中的痛苦放在优先位置。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没有这么做。因此,他的心学并不是真正的心学,充其量,山人以为,叫“心机学”似更准确。

(1)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要说清王阳明学说现实意义首先要清楚心学创立的整个过程。

王阳明从开始就带着如何成为一位圣贤这样的问题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用真诚和较真的学习态度对待被当时奉为金科玉律的圣贤书。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众所周知,它讲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本身上。但是没有谁会王阳明那样真的去尝试,他从身边的竹子开始认认真真“格”,七天后“格竹子”这一实践失败后,他反思自身继而开始怀疑圣贤朱熹理论,转变思路向内求诸己。

直到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悟出此心具足,不假外求。经过长期实践,王阳明后来又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心学理论。这套心学体系打破了被当时奉为金科玉律的朱熹理论,王阳明认为事物的理存在于我们的本心,凡事应该向内求,本心就是理。

王阳明能够创立出心学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特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王阳明能够用真诚的态度带着问题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心学有哪些现实意义。

首先,王阳明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不但可行还能走向成功。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又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侯。仅凭这一点足以证明心学是足以当代成功学的典范。所以,以个人成长角度来说,心学创立过程就是一部指导我们如何从小白变成大牛的宝典。在畅销书《跃迁》中提到了一个知识IPO的概念:“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闭输入产品化”。进一步印证了心学对于当代人的成长的实际意义。

其次,往大方面说,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也遇到类似于王阳明当年的问题。面临高新技术被西方封锁限制,向外求而不得,反求诸己。最后所有被封锁的产业,反而靠独立自主和自立更生发展出反超西方的产业技术。

以上内容仅是自己学习阳明心学的一点体会和感悟,不妥之处,请多指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怎样看待《易经》?《易经》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实用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易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文化古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种种坎坷与考验。或褒或贬,时兴时衰,然而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它在思维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价值,及其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启迪和影响,逐渐的引起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和重视。《易经》的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

  • 如果不同的哲学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是相矛盾的。我们应该如何辨证的正确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我也碰到你说的情况。比如说中国的哲学思想,儒家骂墨家,荀子就骂墨子是禽兽。庄子对孔子也是极尽讽刺之能事。按庄子的说法,儒家对于道家,如黄河水比大海水(见庄子.秋水)。总之,各家都自卖自夸,所以有相互矛盾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对于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前人发明了一个三教归一之说,就是阐明它们的一致之处,择其

  •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哲学指导思想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有点阳春白雪。从欧美发展史看,欧洲出现了一些哲学家。但这些哲学家对欧洲进展影响有多大,不好说。欧美史就是暴力史,就是以武力横行。工业化前,是冷兵器斗争史。工业化后,是现代武器的战争史。所以说,欧洲哲学是纯理论家的玩意。欧美社会就是以利益为纽带,以武力为手段,不断侵占,抢夺其他地区的历史。硬要

  • 中国古代典籍中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是哪一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我个人觉得一部书不足以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如果将四书作为整体,倒是可以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释道医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盛世学习《论语》,乱世学《道德经》,意思是将四书五经作为精神食粮,将《道德经》作为治病救世是良方,就是最好的说明。谢谢邀请,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

  • 为什么古代儒家没有优先提自由而是提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人类之所以有必要结成社会的形式以实现自身发展,说到底就是每一个人适当放弃自己早先动物本能般的自由,以换来社会的一定约束力,只有这样,社会才具备把每一个人的能力聚集在一起并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孔子之前的时代是这样,孔子的时代也是这样,今天及今后数百年还会是这样。至于西方鼓吹的绝对自由是资产阶级当年推

  • 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哪些借鉴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教育上有可借鉴之处;孔二没有按其老师的话办;因此腐儒缺德失道,沦为封建文人的‘’敲门砖‘’,封建统治者的驯服工具,用以欺骗、麻醉劳动人民,维护他们少数人的‘’娱乐圈‘’。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可以借鉴,更应该发扬广大。孔子是影响中国两千余的思想家。不管你是恨他也好,爱他也好,不管你是赞他也

  • 哲学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学会正确质疑及正确思考(了解一下“奥卡姆剃刀”可以“解决”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神提问”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有价值与意义!)谢邀回答。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改善和提高思维能力。人从下生就要学习。而且一生伴随学习和思考。如何提高思考及思维能力,学哲学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总结人类思维,无论

  • 如何分别评价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上的繁荣,文化的传播。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

  • 老子认为水具备哪些品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生命的源泉来自于水!1,随方就圆,包容力;2,滴水穿石,坚韧力;3,水往低处,谦和力;4,环抱山林,认知力;5,可冰可水,变通力;……水,万物生命之源,水即智慧的原神!这句话出自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悟道的三重境界。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 东西方文明的差别是什么?在对真理的追求上怎么区分东西方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文化在真理的区分:东方神圣,历史悠久,传统5千年古文化的影响,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东方文化在儒家、道家学派的影响下,重义轻利,讲诚信,义字当先。而西方文化则重利轻义,只讲个人主义。我们把谦让论作是一种道德体系中的美德思想。东方文化以整体大局为论,有团体性,组织性,统一性,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