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世界的三大哲学体系各有什么优劣?对国家有什么长期影响?

世界的三大哲学体系各有什么优劣?对国家有什么长期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3/27 1:04:42

这个问题知识面太广,只能片面的讲述自己的观点。

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代表,自然规律为基础,强调实事求是的实证主义观点。说白点就是唯物主义

印度哲学都赋予宗教的性质,任思想与观点如果不披上宗教的外衣它们都会站不住脚。他们讲究唯心主义,所作所为,也只是为了给心找一个去心苦,不起苦的理由。

中国哲学,可能与本人是中国人,长期受中国化的影响,有点当局者迷之感。中国哲学以先秦哲学为代表,先秦哲学又以诸子百家为代表,诸子百家又以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为代表。从诸子百家到焚书坑儒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更好的统治社会,稳定社会发展,再辅以伦理道德的约束绑架。其本质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结起来,西方哲学是人与自然,实质;印度哲学是人与人心,实惠;中国哲学是人与社会,实用。

世界的三大哲学体系是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体系和印度哲学体系

一,以希腊哲学为代表,以自然为出发点,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的哲学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是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在西方人眼里,自然是如何运动的,社会和人也应该如何运动。所以中国人所谓“克己复礼”而天下平的思想,在西方人眼里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自然界没有“礼”、“义”之类的东西,自然界所体现的是“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不存在小养老的现象,人就也不应该,这样孩子大了,自然应该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这无意之中,就增强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但也生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主义,为了生存而不惜一切,这就是西方国家经发生枪战的一个因素。毫无疑问的是,不免有陷入自私化庸俗化或空洞化形式化的危险,虽非必然,但确有趋两者的内在倾向。以饥饿为偷盗的借口,以影响国内经济为贸易摩擦的借口,大国欺负小国,在他们心理好像是正当合理的。

二、中国哲学以社会为出发点,以伦理为核心。表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哲学不关心自然问题,一切研究的东西都会被赋予社会性,如正是这种对社会的关注,使中国的史学异常发达,通过对历史的总结而研究社会的走向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中国哲学存在一个隐藏的特点实用主义。中国文化实际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文化。中国古代科学界在这里表现中国这种实用主义文化最为明显,中国的发明创造很多,但直正被持续发展的技术并不多,就是因为很多发明在当时看来并不实用。中国人是选择放弃,原因就是它当时没有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国家的发明创造发展的速度非常慢,甚至被其它国家提前利用。中国人把社会与自然分开来看待,中国人认为社会与自然最大的不同,是人有伦理观念,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而人的社会正是依靠这种伦理才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正是为了认识这种通过自然方法无法完全认识的社会,人有必要摆脱顺应自然的想法,这也正是中国自然科学不发达,但技术发明众多而又得不到发展的最深思想根源。但中国文化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的平衡与和谐,富有人情味,尊老爱幼敬上的风格。无论这个民族处于如何困窘的地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浪漫,而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人在平静中的快乐。鲁迅笔下的人物就是中国的普遍现象。

三、印度哲学以思维为出发点,以瑜伽为核心方法。表现的目的为人与自心的关系。与宗教的关系较近。印度文化的特点是宗教性,在印度,一种思想、观点,如果不以宗教的面目出现,在印度是没有市场的。甚至如果你是唯物论者或是无神论者,都要以宗教的外衣包起你的思想,才能被人聆听。印度人不关心自然与社会,快乐与痛苦说到底都不过是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样的事物,你感觉美而人家未必感觉如何,所以一切美好最终的源泉是人的“心”。印度的哲学追求的是美好的东西,认为感觉可以受心灵的控制任意生起,所以不必关心自然与社会,人一样可以得到最终的美与解脱,有时甚至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会妨碍人对自己的认识。印度文化不是实用性的,也不靠实证,只要内心得到满足即可,大致可以算是属于心灵享受性的,或是说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性的。印度哲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的那种气度非凡的宽容性,倾向于鄙视尘世生活和超越现实人生的相法。这无疑就禁锢了人们奋斗的动力,把希望寄托于神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看孔子孟子思想的局限性,即孔子全部政治哲学就是“事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不事君,你想造反吗?谁能允许呢?事君也是帝王崇拜孔子的主要原因。请问有谁能享受历代帝王祭拜呢?独一无二。不知这位老兄从哪里看到孔子的政治哲学是“事君”?看待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待任何历史人物也是如此。没有人会指责当年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何不配备美式装备和武器,为何主要打游击战

  • 中医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哲人医家(公元前90年至公元90年)创作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她代表着哲学辩证医疗模式的中医学理论元典。中国古哲人医家,针对“道之性与道之生”,亦即,针对“道”客观存在普遍性与普遍行为规律,解释“道”中的“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属性,而且认为“阴阳五行”就是道生化万物的生命机制,也是

  • 增广贤文里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什么愚者会得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说不太聪明的人如果肯动脑筋,同样会有所收获。如我们熟悉的愚公,被大山挡住了路,经过认真思考,想出了个挖山开路的办法,最后感动了神仙,终于取得了成功。《三国演义》里的猛张飞,性格粗鲁,脾气暴躁,但有时动动脑筋,也能想出个计策来,张飞一生一共用了三条计,即长坂桥吓退曹兵,智擒老

  • 有人说古代中国的医学家,大多是道士出身,你怎么看?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医道医道,合二为一,两者相通。道教与中医诞生于同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可谓同源异流。即都以“气论”“道论”“太极阴阳”等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许多医家都受过道教文化的熏陶,有些道教学者又是有名的中医,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因此清代医家沈金鳌说:“医道通仙道。”以内丹术为核心的中国气功学,是医家

  •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赞同,你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把双刃剑,精华与糟粕并存。历代封建独裁统治者,只取其糟粕(比如等级观念,“驭民术”,天赋君权等等)而弃其精华(比如“民重君轻”,“有教无类”等等),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便成为了维护独裁统治的帮凶。人有两面性,文化就有两面性。

  • 唯物主义和信中医冲突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唯物主义与中医的思维不在同一个维度。唯物主义是二维思维的产物。西方语言是音、义二维的。通过定义音符来辅助思维。符合定义的音符即为表达正确,不符合定义的音符即为表达不正确。正确与不准确只有其一。以非此即彼方法来判断事物。唯物主义认为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物质是永恒的存在,而人是物质中的一个存在。意识附在人

  • 古代思想中有哪些可以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借鉴的思想财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

  • 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

  • 顺世论的思想对印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顺世论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顺世论,意为“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顺世论认为,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万物的形成皆是四大元素的积聚,而其死亡则是四大元素的离散。顺世论还进一步指出,四种物质元素不断运动着,其聚散是自然发生的,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主宰者。顺世论的观点具鲜明

  •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2.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费尔巴哈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唯物论。3.描述两者关系。a.(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