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怎样看待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怎样看待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4/1/19 14:03:04

摘要:中国古典哲学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繁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是山水画研究领域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以宗白华为代表的专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仅仅限于从“以形媚道”“天人合一”的角度理解山水画与古典哲学的关系。本在理清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定义的基础上,从艺术构成和艺术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关键词:山水画古典哲学艺术构成艺术形式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主要以儒、道两家的哲学体系为中流砥柱,兼以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为主要内容;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体系,古典哲学对我国诗词、书法、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中国山水画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文化历程中,一直沐浴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阳光与雨露。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隋唐时期开始独立成派,五代、北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本文在理清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定义的基础上,从艺术构成和艺术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从艺术构成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核。中国山水画是山川自然与人格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中国古典哲学,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哲学体系对山水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1.儒家哲学思想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的主流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山水画家的世界观和审美标准。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树、花等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被赋予有机主义的象征和隐喻,寄托着作者的思想表达、价值取。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国山水画最见的思维模式。儒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儒家思想首次在哲学的立场审视山水,不仅引出了“动”与“静”的辩证概念,更提出了“人”与“物”的哲学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调。后世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以加焉”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无法分割的艺术整体,山水画创作应该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大自然的山与水表达出人的理想心态和人格。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主要以儒、道两家的哲学体系为中流砥柱,兼以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为主要内容;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体系,古典哲学对我国诗词、书法、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中国山水画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文化历程中,一直沐浴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阳光与雨露。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隋唐时期开始独立成派,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本文在理清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定义的基础上,从艺术构成和艺术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艺术构成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核。中国山水画是山川自然与人格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中国古典哲学,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哲学体系对山水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的主流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山水画家的世界观和审美标准。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树、花等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被赋予有机主义的象征和隐喻,寄托着作者的思想表达、价值取向。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国山水画最常见的思维模式。儒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儒家思想首次在哲学的立场审视山水,不仅引出了“动”与“静”的辩证概念,更提出了“人”与“物”的哲学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调。后世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无法分割的艺术整体,山水画创作应该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大自然的山与水表达出人的理想心态和人格。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最初的哲学是什么?起源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您好!中国哲学的源头应该是《易经》的思想。始创于伏羲氏。那是中国思想的根源!后经周文王和孔子的发展使《易经》思想更加完善。其实《易经》应该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很难把它归属于某个人。只是周文王和孔子对“易“的贡献比较大而已。道家首先,“道家”与“道教”二者有着概念上的区别。“道家”即以“老庄

  • 中国古代思想分为哪几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形成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3,军事思

  • 翻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翻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出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选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释义: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

  • 中国传统山水画体现了那些古代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把道当作人生体验加以描述,其哲学思想实质体现出一种艺术、美学精神,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活动,而他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哲学思想也对后世很多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山水画所蕴合的意境就与庄子对本真与自由追求的哲学精神相契。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的人

  • 阴阳五行说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劳动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初步思想因素。“一阴一阳谓之道”是阴阳学说的精髓。阴阳与五行是两个基本概念,这种学说对后来古

  •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世界本源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二:存在就会有变化为道。三:变化就是消失灭亡也为道。三位一体自然永恒。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道德经第二十

  • 我国经典中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 教化思想 道德理念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

  •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B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题中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因此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的依据。故A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水是万物之源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五行说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该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此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D不符合题意,此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我国古代的什么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代表。实际上,欧洲人的老祖宗,苏格拉底,柏拉图,也是希望最高级的,最好的治理模式,是道德律法治理。不过,我相信法律与道德律法不是矛盾的,道德律法可以放在法律当中成为信仰。这就是普世价值。当然,某些人听到这话不开心了,说是敌对之类的。在古代,哲学书籍一般归属在文学书籍类。古代文学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