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农本论思想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

农本论思想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4/2/25 16:05:41

农本论是我国古代关于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它认为农业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农本论出现于奴隶社会崩贵,封建社会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思想家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商君书》说:“能事本而禁未者,富。”《管子》说:“强本务,去无用,然后可使民富”,并说“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荀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吕氏春秋》:“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这里的本,指的是农,末,指的是工和商。这也是我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渊源。它的出现与我国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成为我国的基础,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关。

到汉代,农业被进一步强调,帝提出“农天下之大本也”,景帝提出“农,天下之本也”,昭帝也说:“天下以农桑为本”。南北朝时则形成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唐代的统治者也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有国者必以人为本,固本者,必以食为先。”代农业家陈又将农业和维持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说:“生民之本,衣食为先,而化之源,饱暖为务也。”“列圣相继,维在务农桑,足衣食,此礼义之所起,孝弟之所以生,教化之所以成,人情之所以固也。”直到清代,康熙在《农桑论》中仍然说:“盖农者所以食也,桑者所以衣也,农事伤则饥之原,女红废则寒之原,小民饥寒近于身,而欲其称仁慕义……其势不能。”事实说明,农本可以说是穿我国古代的基本指导思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古代哲学可以分为哪几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天道观、人道观、古今观、知行观、名实观五类。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礼器是陈设在宗庙或者是宫殿中的器物,常在祭祀、朝聘、宴飨以及各种典礼仪式上使用,除此之外,礼器还用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等级。礼器是在原始

  • 古代的重农抑商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

  • 古代的农业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重农抑商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 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崇尚生产技术的哲学思想《天工开物》一书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古代的“技术百科全书”他著的《论气》、《谈天》等文,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剖析宋应星的思想不难发现,它是根植于深厚的科学土壤的。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

  • 古代重要的节日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古代有着名目繁多的各种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实际上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目前,广为人知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花朝节、上已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实,还有很多现在人们并不熟悉的节日,比如挑菜节、燕九节等。兵

  •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

  •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

  • 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据史料记载,龙舟由来已久,和吃

  • 阴阳家 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阴阳学是古代汉族重要的哲学思想。《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

  •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思想的哲学意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论述中国学术时,曾对孔子和老子进行了比较。黑格尔认为老子思想有较高的哲学成就,直到现在西方文明看待中国学术基本上还是这种态度。德国人是比较看重哲学的,认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要有优秀的文化,而优秀的文化要有独立的哲学思考。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就是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