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古代龙舟有哪些重要特征?
据史料记载,龙舟由来已久,和吃粽子的传说一样,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古代龙舟很华丽,如描绘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舟之华美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舟,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些地区的龙舟还存有古风,非常精丽。
幽州在古代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幽州是隋唐时期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其大致范围相当于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幽州在西周是召公的封地,即燕国,战国时成为
七雄之一。秦始皇灭燕后,在其地设置渔阳、
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汉武帝时设
幽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汉武帝灭卫
氏朝鲜后,置玄菟、乐浪等郡,辖属幽州。东
汉时,幽州下辖十一郡、国,九十县。幽州
治所在蓟县,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省
北部、辽宁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地区。魏晋以
后,幽州的辖境日益缩小,到北魏时仅剩燕、
范阳、渔阳三郡。隋炀帝大业初年,幽州撤州
设郡,故改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再称
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范阳郡,乾元
元年(758年)复为幽州。
幽州原是北方的陆路交通枢纽。隋大业
四年(608年)开永济渠,沟通黄河与海河,
北达涿郡。由于永济渠的凿通,涿郡又成为北
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隋唐时,幽州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隋炀帝在涿郡修筑行宫,三次用兵丽均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草等。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出兵高丽,陆路以幽州作为后方大本营。唐代中期,东北各民族势力趋盛,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置幽州节度使,以辖制奚、契丹等民族。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天宝末年,安禄山以范阳为根据地,掀起“安史之乱”,史思明自立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叛乱平定后,复改幽州节度使。此后,幽州成为长期不尊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节度使的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二月,晋王李存勖灭幽州,结束了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的割据局面。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把幽蓟十六州割让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可知,在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彩帛行、小绡行、小彩行、肉行、粳米行、生铁行、杂货行、磨行、果子行、炭行等,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极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