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而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好或坏之分。根据哲学原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也都有两面性,因为好事可以转化为坏事,坏事也能转化为好事。人们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在灾祸之中,往往酝酿着转机;在逆境之中,往往埋藏着希望。祸与福、好与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充分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可以让坏事变成好事,让好事做到更好。人们常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有些事情的发生也许无法逆来,但我们可以顺受,积极想办法,向好的方向努力,这样就有可能“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了。谈到事情的两面性,有人说,比如,杀人放火,逼良为娼,那只有坏的一面,怎么会有好的一面?再比如,助人为乐,多施善举,这只有好的一面,怎么会有坏的一面?这要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方法去看待类似的问题,就会认识到这些事情也有两面性,比如,杀人放火,逼良为娼,这些表面上看大奸大恶的事情,不能说有好的一面,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因为这些犯罪,这些坏人的出现,法制根据它们而创设并发展,使法治得以完善,惩治和预防犯罪,社会安全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再比如,助人为乐,表面看当然是好事,似乎没有坏的一面,但对自己而言,过度的助人为乐,会妨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对受助者而言,有些人其实有能力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却依赖别人来帮助自己,反而成了寄生虫。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或坏,任何事情都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可能,那些老虎或苍蝇当初也都是令人羡慕的佼佼者,学而优则仕,仕而贪则亡,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认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最大好处就是人生无烦恼,天天都开心。遇到好事很开心,遇到坏事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化会更开心,碰到挫折,听到嘲讽,那都是小菜一碟,不必一蹶不振,相反更会让自己享受挑战自我的快乐。60多岁了,我自诩塞翁也不为过,福禄中有风险,挫折中有转机,只有乐观向上,发挥自己的强势和优点,就会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文章
墨子的详细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一、墨子简介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孟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墨子主张: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孔子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2)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逐步改良政治3)保守部分: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克己
墨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兼爱”是指不分阶级差别的爱,即平等。“非攻”是指反对不义战争。“尚贤”是指任人唯贤,反对奴隶主贵族的任人唯亲。“节用”是指反对奢靡,提倡节俭。“节葬”是指反对厚葬,提倡薄葬。“非乐”是指反对繁饰礼乐。“非命”是指否定天命。“天志”是指以上天的意志为法令。“明鬼”是指承认鬼神的存在
你对庄子思想有哪些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278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帮子文人知识分子,在文化思想的舞台上,展开了空前的大争论,各树旗帜、各建流派、各自发出对于思想文化的不同声音。这就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韩非、李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当然,还有以孙武、孙膑为
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谈谈对科学技术两面性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
(最好是古文)有没有关于辩证地看问题、事物两面性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释义:遭遇灾祸,福禄倚靠着;得到福禄,灾祸潜伏着。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
用哲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事物运动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所以事物总具有两面性,既对立又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所谓对立,是指矛盾
”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简单说,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性,和事物间相互转化,辩证运动的意思。比如说,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为什么到三就生万物了。淮南子是解释为三是阴阳的和合。但你可以这样想,一为奇数,二为偶数,它们之间是不是有奇偶的对立性呢,但他们又都是数呀,而且经过想合又成了三,使得三具有了超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张和主要思想是什么,他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
医学和道德都是相辅相成的?道德高者一定也是医法医术高明者?一定通晓宇宙五行,天地阴阳?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称它是“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原终原理”。阴阳、五行与气等学说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基本要素。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可见阴阳家的重要地位了。阴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