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雪拥蓝关马不前全诗背景(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雪拥蓝关马不前全诗背景(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6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3:29

古诗中最令人泪目的一场雪,读懂这首诗就读懂这位著名诗人的一生!

韩愈,文人之楷模,正直、豁达,敢言、敢谏。

敢言,当白居易元稹等中唐文学领袖贬低李白时,只有韩愈敢站出来,大声高呼“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傍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敢谏,“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就是韩愈最好的写照。但他也为此付出很沉重的代价,读下面这首诗和本文解读,想必对韩愈其人、其诗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当时唐宪宗信佛,大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大张旗鼓地拜迎佛骨入朝,劳民伤财,荒废政事。据记载,当佛骨来时,王公、士民们排行两列夹道欢迎,有的人把家产拿出来奉献,有的人头顶燃灯,表示对佛的无限崇敬。

韩愈忧国忧民,对这种全民如痴如醉迎接无用“朽骨”的现象十分反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上书《论佛骨表》,陈述利弊。宪宗阅之大怒,你竟然敢跟我对着干?要将韩愈杀头,多亏裴度、崔群等力加劝解,韩愈方保住性命。

宪宗余怒未消,将韩愈远贬八千里外的潮州,让他立即动身,半刻不得停留。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当时韩愈的妹妹、四女儿均患重病,韩愈请求停留片刻,稍作安顿,但未经许可,只得立即起身,其家人也随后动身,奔向偏远的贬谪之地。

当韩愈走到蓝关时,为何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很多人只知道这句写得好,是千古名句。但对当时的背景,路途之险阻,环境之恶劣,并没有切身的体会。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有利于大家对这首诗更好地理解。

据《蓝田县志》记载,唐宪宗时蓝田下了一场大雪,人多有冻僵,鸟多有冻死。蓝田七盘坡数百里都在万山之中,一遇到雨雪,往往车翻马毙,山路之限超过蜀道,要通过去是极其艰难的,尤其对于一向衰弱多病的韩愈。

除了路险,当时韩愈四女儿在病重中上路,一路颠簸困苦,生命危在旦夕,其他家人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情形令韩愈可谓五内俱伤。

在这个背景下,当韩愈立马蓝关,望着秦岭云横,白雪皑皑,路途险阻,前途渺茫。又想着女儿危在旦夕,不禁发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泣血之问,字字都是血和泪啊!

用韩愈自己的话说是“撼顿险阻,不得少息,不能食饮,又使饥渴”,最基本的吃喝都满足不了。但最终命运之神并未光顾韩愈,他还是遭遇丧女之痛,四女儿病亡于途中。

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韩愈终于到了贬谪之所潮州,韩愈面对的是瘴气连天、民不开化的恶劣环境。他自己在谢上表中说:“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死亡无日”韩愈最终也只活到56岁。

因为忧国忧民,50岁的韩愈不惜朽骨,据理上书陈情,结果遭遇贬谪、遭遇路险、遭遇丧女之痛。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反映,可谓情发内心,字字皆含血泪。

我们现在读这首诗,读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想想当时之情、之景,怎能不泪目?

标签: 蓝关左迁孙湘示侄关马不前赏析韩愈背景

更多文章

  • 描写牡丹的千古名句(关于赞美牡丹最有名的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牡丹,古诗词,千古,名句,描写,赞美,有名,关于

    诗词鉴赏-牡丹花开富贵,十二首牡丹的诗词,赏诗词中的国色天香。清明前后,牡丹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在春风吹拂下,风姿绰约,香气四溢,尽显雍容华贵之态。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开富贵,十二首牡丹的诗词,赏诗词中的国色天香! 宋-司马光群家牡丹深浅红,二十四枝为一丛。不唯春

  • 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意思(叶绍翁《游园不值》全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齿印,苍苔,叶绍翁,全诗,怜屐,游园,赏析,意思

    叶绍翁最有名的这句诗,竟然抄自陆游,却比原诗更火!在某个寂寞无聊的日子,诗人叶绍翁想要出门走走。百无聊赖中,他走到了一处园子。他想要进去看看,可是敲了很久的门,也不见主人开门。就在他失望之时,忽然看到了从院子里伸出的一枝红杏。于是诗人喜出望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

  • 历史书法大家颜柳指的是谁(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颜柳指,柳公权,书法,颜真卿,历史,大家

    颜真卿的字曾被贬为“农夫叉腰”,外国专家说,其书法超越王羲之!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文人总是弱不禁风的羸弱模样。可是文人一旦拥有傲骨,却不逊色于任何武将。,便是一位胆子超级大的“弱书生”,其本人的书法成就也被刮目相看,甚至在其死后1300年后,还被后人誉为是“远超王羲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

  • 美国的历史起源于什么时候(美国是怎么诞生的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简介,美国,起源,诞生,时候,怎么,什么

    美国是如何诞生的?都知道我们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生生不息,泱泱大国,屹立东方,经过岁月的漫长洗礼,依旧欣欣向荣,飞速发展,国泰民安,我们生活的不是和平的年代,是生活和平的国度,这是人民之幸,国家之幸。今天聊一聊美国,这个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他是怎么诞生的?这个国家的诞生,完全是一个人侃大山侃出来的,

  • 洪洞大槐树简介(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槐树,洪洞,移民,简介,传说,山西

    一棵最有名的树——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你听过吗?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对现代人来说,能记得前三、四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哪还敢安言祖先从哪里来。毕竞,历史沧海桑田,当今日新月异,紧张的生活节奏早已让我们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了。不过,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的老一辈人,也许还记得山西洪

  • 古时候对女性酷刑介绍(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酷刑,刑罚,女性,介绍,残酷可耻,女人,古时候,古代

    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在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比较残酷,有些专门针对女人特征制定的一些刑罚手段,不仅是对女人身体的摧残,更是对精神上的伤害,是极其可耻的。这其中,比如刑舂、拶刑(拶指)、杖刑、赐死、幽闭(对女性的宫刑)等。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几种对女性来说残酷可耻

  • 二胎随妻子的姓怎么办(二胎随妈姓这种操作害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妻子,操作,怎么办,这种

    2胎宝宝随母姓?用1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过分也合理!生了二胎,可否要求孩子随母姓呢?过分吗?每个当妈的可能都愿意,但是事情可不是这样。 随父姓是中国的传统。去年,有一户人家前一胎是男孩,第二胎生了3胞胎女儿,所以这位妈妈要求3个孩子随母姓。这位妈妈觉得是女儿,反正以后嫁出去了,随母姓不过分。我们这

  • 杜梅和方言是什么电视剧的人物(过把瘾杜梅和方言感情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方言,瘾杜梅,电视剧,人物,经历,感情,什么

    《过把瘾》杜梅性格偏执,为何还会有那么多观众喜欢?刷网,偶尔刷到九十年代的老电视剧《过把瘾》的视频片段,接下来网页上就连续弹出这部电视剧的视频,一段看完接着看下一个。看着看着,青春往事扑面而来,索性就在休假的时候把这部八集的经典老剧又从头到尾刷了一遍。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痞子文学的扛把子王朔的小

  • 送别李叔同原文及翻译(《送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原文,李叔同,翻译,作者,表达,送别,感情,怎样

    《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送别》 弘一法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

  • 经典送别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关于送别的十首感人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词曲作者,诗词,经典,送别,感人,关于,分别

    人生自古伤离别,十首送别诗词,依依之情,哪一首最打动你?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总是让人伤感的,在送别友人之际,古代的诗人都会写一些诗词来珍藏相送,它们或伤感,或缠绵,或豪迈,或洒脱,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十首送别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或意境呢?送别唐-陈子良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