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约法三章的故事?

约法三章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4/1/15 19:28:58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张良的计策?还是韩信的计策?

烧毁栈道是张良的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韩信的计策,这两典故不是同一件事情。

张良劝说刘邦烧毁栈道以后,就返回韩国辅佐韩王成,顺便跟项羽说刘邦烧毁了栈道,表示刘邦没有返回中原跟项羽争霸的野心,又把齐王田荣起兵反楚之事告诉项羽。项羽认为刘邦不会成为自己的后患,于是放心出兵进攻田荣。张良的计策给予了刘邦在汉中发展根基,伺机起兵的时间。

刘邦出关中平定三秦时,张良一直都在韩国辅佐韩王成,不可能参与到暗度陈仓的军事行动当中。韩信在当时虽然被刘邦拜为大将,可还没有授予韩信独立领兵的兵权,所以韩信在平定三秦的战役中,主要负责参谋工作,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用来迷惑关中的守将章邯

当时的交通极差,栈道保障着由汉中前往关中平原的道路,能够穿越秦岭的道路分别为骆谷、斜谷、子午谷,刘邦修的比较可能是斜谷道。暗度陈仓的道路就是散关这条道路,是川陕咽喉所在,这条道路在秦汉时期还没被人所熟知。不过到了三国时期就成为常用的军事要道,曹操曾经由陈仓出兵,经散关南征张鲁诸葛亮也曾经由散关出兵进攻陈仓。

《史记留侯世家》: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现在修复的斜谷道是石门景点,原来的斜谷道在水下。去宝鸡县的话,则可以去散关游玩。

谢谢邀请!这是张良的计策。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下了秦朝的国都咸阳,秦朝灭亡。项羽认为自己消灭秦朝的功劳大,就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项羽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把巴蜀、汉中四十一县给刘邦,要刘邦到那里去经营。因为刘邦当时力量小,只得同意,可是心里很不满意,他想得到秦朝的整个天下。他在往西去的途中,采取了张良的意见,把经过的栈道烧毁,表示以后不再回来了,这样迷惑项羽,使项羽打消对刘邦的疑虑。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就修理西蜀的栈道,项羽认为刘邦是在维修巴蜀的内路,没有防备。可是,只修了一点儿,刘邦趁项羽不在意,从陕西的凤县出兵,在陈仓打败了措手不及的章邯,然后大兵向东挺进,从此,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刘邦很快地又回到了咸阳。而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也有人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是韩信的,当然韩信也参与了意见,实际上,一开始是张良提出的,韩信非常赞同。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种从侧面袭击敌人的战法,被后人总结为成语,意思是说表面现象是假,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暗地里的活动,才是目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在百度百科上找的两则关于纪晓岚的小故事:纪晓岚曾有一位脾气不好的医生朋友。某日纪晓岚因小恙前去求诊,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诊费、药费全免,纪晓岚心想对联之事能难倒我?便点头应允。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纪晓岚便借其脾气发挥,续了下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 商鞅的师父是谁?是鬼谷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的师父是谁呢?笔者认为鬼谷子、尸子、公叔痤、赵良四人都是卫鞅的师父,只不是授业恩师是鬼谷子,实习师父是公叔痤,一句师是尸子,后期名义上的师父是赵良。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精英教育家,他虽没有出山主政带兵,但是他的弟子都是纵横无疆的政治军事家。比如有史记载的孙膑、庞涓、张仪、苏秦都是人中龙凤!

  • 很多书籍中出现鬼谷子是商鞅的化名,鬼谷子就是商鞅,你是怎么认为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鬼谷子是否真有其人?其生平未有确切记载。但历史传说中他总是若隐若现,他是苏秦张仪韩非孙膑庞涓的老师。其诡诈多变似为天人,到今天还有许多权谋经济书籍借用其名。而商鞅,是历史有具体记载的人物,法家改革者。如果他就是鬼谷子,似乎形象又薄弱了些,至少在兵法上没看出商的表现。而且,若苏张韩孙庞都曾是鬼谷子门徒

  • 历史上有哪些年少成名的优秀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太多太多了,我隔三差四,想一个是一个地说说吧!汉代霍去病。他十七岁拜将,次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这可是飞将军李广至死都未获得的封赏。当武帝为他安排亲事时,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甘罗。秦国政治家,出身将门之后,吕不韦得意弟子。十二岁出使赵国,用计赚得赵国十几座城池,被秦王封为上卿,赏赐田宅。王勃

  • 三国时期,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梅,究竟是杨梅还是梅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是一个极具传奇是时代,这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传奇的人物,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作品,成语故事就是其中一个,三国时期有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像初出茅庐、无名小卒、锦囊妙计等等,除了这些之外,三国时期的这个成语大家也是经常听到的,那就是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的《

  • 想找一本了解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名人的书籍有什么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清朝末年的那段历史,如果您对清朝末年的统治者生活感兴趣,您可以参考《我的前半生》《我眼中的慈禧太后》,这两本书来自宫廷人员的自述,可信度比较高。同样是清末的历史,您可以参考《天朝的崩溃》《太平天国通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史》《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史》《义和团运动史》等书,这是跟战争有关

  • 我国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有,本是深受唐太宗倚重的武将。资治通鉴记载原文如下: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现,太史占曰: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指唐太宗)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火烧博望坡!有诗为证“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敦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一阵擒刘备,活捉诸葛。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孔明,命众将皆听军师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

  •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迁都平城,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

  • 了解秦国的始末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要看想了解得多深入吧,史记、资治通鉴当然不错,但是一般读者,如果只是想读一些故事的话,推荐一些通俗读物,写过《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度阴山最近出了一本《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可以看一下,对秦始皇的刻画还是很到位的。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还是应该看《史记》,最接近史实。其它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都是作者根据史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