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五大历史散文?

五大历史散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77 更新时间:2024/2/3 1:35:19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中文名

历史散文

产生文学时期

先秦文学

代表作品

《国语》《战国策》

历史作用

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简要介绍

名称:历史散文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

代表作品

“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名词概念

1、甲骨卜辞: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记言、记事的简短文字,是殷商时代进行占卜时在龟甲兽骨上的简短记录。文句虽简短,却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可以说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2、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3、春秋三传:指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则只是仿照《春秋》内容却比《春秋》广泛丰富得多的新史书。

重点问题

产生与发展

1、历史散文:指先秦时期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著作。

2、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记事文辞,记事虽简短,但文句已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是记叙散文的雏形。

3、《易经》卦、爻辞:《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其中的卦、爻辞,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记事文字比甲骨文卜辞更完整,有更多的文学色彩,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发展阶段。

4、《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殷周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主要是君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其文辞简约,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其文章多是口语记录,语言古奥,艰涩难读。代表篇章有《盘庚》等。

5、《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在修辞技巧方面,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选词炼字,十分精细。

从甲骨文到《春秋》,展示历史散文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后相继出现了以散文形式写历史的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的发展,已很成熟了。

《左传》

1、《左传》释名:《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据传统说法,作者是左丘明。《左传》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评价历史。《左传》又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2、《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叙事方法多种多样。叙述历史事件富有故事性。②长于叙写战争,往往围绕战争背景、战前准备、战略战术运用等方面展开叙写,如秦晋?之战、晋楚?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③善于在叙事中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通过补叙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对比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④《左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洗炼、简洁、准确、流畅,极富表现力。

3、《郑伯克段于鄢》:集中描述了郑庄公家庭内讧的历史。这篇散文叙述了统治阶级家庭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情形,暴露了他们自私虚伪和贪婪狡诈的本质。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刻划尤为鲜明生动。结构完整,对话简洁。

4、《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它叙述了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争,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歌颂了曹刿的政治军事才能。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艺术上,精心剪裁,重点突出"论战"主题,行文跌宕多姿,语言精炼。

5、《秦晋?之战》:记述了战国时代秦晋间争夺霸权的一次大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人物形象鲜明,从人物言行中写出了生动的个性,精心构思,结构浑然一体,外交辞令巧妙精美,隽永含蕴。

6、《左传》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国语》

1、《国语》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作者据传也是左丘明。《国语》侧重于记载各诸侯国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谏说言辞。《国语》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2、《国语》的文学成就:①文学简明质朴。②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保存了当时大量口语,生动传神,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③有些篇章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3、《国语》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战国策》

1、《战国策》释名:是一部秦汉人所纂集的历史著作,已无作者之名可考,大约最初只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一些游说之士记录下来的文稿、史料,后经汉代学者刘向汇集整理,共三十三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的,故定名为《战国策》,还有《国策》、《短长》、《事语》等异名。《战国策》亦是分国记事,时代起于战国初,终于秦并六国后,共二百四十年左右。

2、《战国策》的史学价值

《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叙事不记年月。《战国策》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它真实记载并颂扬了游说之士的活动以及他们的奇谋异策,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狡诈、角逐作了客观的暴露;也记载和歌颂了某些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注重人物形象描写,善于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结构,叙述情节,描写人物;以事件为中心,发展情节,在事件中展示人物性格。②善于叙事,故事性强,善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划。③语言富艳华彩,对话生动,叙事铺张夸饰。

4、《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说明要广泛听取意见,修明政治,才能称雄诸侯的道理。文章具有笔调轻灵,语言精炼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生动的心理描写,比喻贴切的艺术特点。

5、《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士人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颂扬了"士"的智谋及其在战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颂扬了冯谖争取民心的政治卓见。这段文字的艺术特点是:情节曲折、细致,富有故事性;运用烘托手法,刻划了一个有胆识的策士形象,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情节结构。

5、《战国策》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对后世》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学家撰著的原则。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示。《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这种手法也为后来史家所秉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珍惜时间名人事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将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珍惜时间作文素材1、董遇学在“三余”董遇,字季直,资质鲁钝但爱好学习。他擅长研究《老子》,给《老子》作注解;又擅长《春秋左氏传》,还用红、黑两种笔作批注,区分异

  • 鲁班的一些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鲁班造伞这项发明最终一句话归于鲁班的妻子。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

  • 传统文化作文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一起来阅读参考一下吧!传统文化作文【1】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星宝贝们也来看花灯了。我来到了凤凰广场上,那里真是人山人海。那里的花灯可真漂

  • 关于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50字到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

  • 冀中的地道战课文的主要内容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冀中的保定地区冉庄,当时我们游击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日寇装备精良,和敌人正面冲突我们肯定要吃亏。因此,用地雷战地道战的办法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人民战争威力无比。《冀中的地道战》主要讲了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1942年,鬼子夏季反扫

  • 求一片短小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散文!!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铁匠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科技发展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自身安全,不仅要有头脑,还要有硬件的支撑,那就是兵器。兵器的好坏直接决定到一个国家的安宁、个人的自身安全。因此在古代兵器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兵器中宝剑可谓是兵器之中的王者,另外古代根据人们所戴的佩剑更是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的标志。自然一把好的宝剑是

  • 写古代历史人物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写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诗句写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诗句1.求描写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将本色张扬(永远的苏轼)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诚挚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绎着本色的张扬。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光彩:苏轼,那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

  •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内在美.可是,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拥有两种美.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美,尤其是外表美.所以,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各大分店,如千色店等便成为各阶层女性甚至男性的“扮靓天堂”.她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砸在上面,买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衣服.我不认为这些行为有什么不

  • 李白的生平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那么你了解李白的生平故事吗,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李白的生平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李白的生平故事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