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之我见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之我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4/2/3 1:35:22

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反面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慈禧太后、袁世凯等,他们在晚清或民国初年的舞台上扮演种种角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关键的人物。如何评价这些反面人物?许多人喜欢把这些人贬得一不值,因为人们只看到了他们丑恶的一面,认为他们是大奸大恶的小人。这样是不公正的!我们要给这些反面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把他们还原成历史的真面目。下面我以袁世凯为例,谈谈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

所谓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实际上是一个很难确定的概念,因为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发展,许多在过去被看作“反面人物”的历史人物,却变成为“正面人物”;而许多一直被歌颂的“正面人物”却变成为“反面人物”。这是因为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认识上发生变化,人们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评价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这是我们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的时候必须说明的一点。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袁世凯在他一生中所做的事情。主要有:一是小站练兵,建立中国近代史上新式军队。二是“出卖”维新派,导致清廷对戊戌维新运动的镇压,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三是残酷镇压义和团;四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洪宪帝制自为”,闹了一场帝制复辟的丑剧;五是接受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

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我们评价人物的基本原则,更是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的基本要求。许多学者由于研究不够深入,对人物的主要事实模凌两可,这样是不恰当的。对于袁世凯,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要给他一个真正的历史面目。下面我对两个有关对袁世凯所做的有争议的事件来说说。对于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近年学者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许多学者通过从史料的角度论证并非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而是有别的原因导致了清廷对维新派的镇压。到底是不是袁世凯真正的出卖了维新派,我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对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洪宪帝制自为”,

多年来我们只看到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过程与结果,而忽略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背景和原因。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共和的道路,各种复辟势力蠢蠢欲动,绝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于旧的政治秩序。正是这样,辛亥革命之后要求建立“强势政府”的呼声不绝于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觉得中国走共和还过早,于是出现帝制复辟的舆论,便有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丑剧。当然,不论出于何种背景和原因,袁世凯帝制自为都是一件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如果真切地理解这些背景与原因之后,我们就认识到袁世凯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性。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一切,这样才能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阶级原则。分析一个人,评价一个人,必须弄清楚其阶级本质。袁世凯所代表的是地主买办阶级,即代表是封建地主阶级,又代表帝国主义。这就决定了袁世凯既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又要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他小站练兵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实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后来对义和团和革命军的镇压证明了这一点。对义和团的镇压明显体现了他的阶级本性。后来清政府倒台了,他还是代表这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给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阶级窃取了。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立足中国政坛,是因为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所以他又代表了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个买办阶级。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对日本采取妥协避让政策、进行善后借款和接受“二十一条”就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评价袁世凯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我们应该站在其阶级立场上想想,不能以本阶级的观点对其阶级一概否定。

一分为二的原则。我们评价人物不能对其一概肯定或者一概否定,要对其进行一分为二。任何一个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都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都有其复杂性、多面性。即使是圣贤、伟人,要想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也并不太难;而那些巨奸大恶,也不一定桩桩件件干的都是坏事。当然袁世凯做的也不全是坏事,不是坏到底的。他一开始想通过科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最后失败了。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并不是想去做坏事。后来他小站练兵,虽然带来的是对义和团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镇压、军阀混战,但这给中国带来了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军事上的一大转折。说这些并不是想推翻袁世凯是反面人物的定论,只是想说明反面人物也有好的一方面。

时代要求原则,就是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的原则。众所周知,袁世凯的人生重要部分是处于清朝覆灭,民国兴起的时代,当时的主流是民主共和。袁世凯不顾当时的主流思想,毅然推行封建专制思想,还举行“祀孔”“祭天”,最后称帝复辟。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这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违背时代的结局就是失败,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后来在郁郁中死去。

爱国主义原则。中国近代史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中国外交,而那时的外交都是不平等的,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没有外交权。袁世凯在外交中使用的是卖国政策,他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贷款;他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圆他的皇帝梦。我们应该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对袁世凯的卖国政策进行批判。

通过以上五个原则可知,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反面人物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基本是否定的,但也有肯定的一方面。作为严肃的历史研究,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反面人物进行评价,需要坚持以上五个原则,不能带有自己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样我们才能够对这些人物作出科学公平的评价。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五大历史散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中文名历史散文产生文学时期先秦文学代表作品《国语》《战国策》历史作用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简要介绍

  • 珍惜时间名人事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将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珍惜时间作文素材1、董遇学在“三余”董遇,字季直,资质鲁钝但爱好学习。他擅长研究《老子》,给《老子》作注解;又擅长《春秋左氏传》,还用红、黑两种笔作批注,区分异

  • 鲁班的一些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鲁班造伞这项发明最终一句话归于鲁班的妻子。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

  • 传统文化作文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一起来阅读参考一下吧!传统文化作文【1】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星宝贝们也来看花灯了。我来到了凤凰广场上,那里真是人山人海。那里的花灯可真漂

  • 关于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50字到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

  • 冀中的地道战课文的主要内容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冀中的保定地区冉庄,当时我们游击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日寇装备精良,和敌人正面冲突我们肯定要吃亏。因此,用地雷战地道战的办法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人民战争威力无比。《冀中的地道战》主要讲了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1942年,鬼子夏季反扫

  • 求一片短小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散文!!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铁匠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科技发展还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自身安全,不仅要有头脑,还要有硬件的支撑,那就是兵器。兵器的好坏直接决定到一个国家的安宁、个人的自身安全。因此在古代兵器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兵器中宝剑可谓是兵器之中的王者,另外古代根据人们所戴的佩剑更是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的标志。自然一把好的宝剑是

  • 写古代历史人物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写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诗句写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诗句1.求描写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将本色张扬(永远的苏轼)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诚挚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绎着本色的张扬。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光彩:苏轼,那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

  •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内在美.可是,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拥有两种美.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美,尤其是外表美.所以,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各大分店,如千色店等便成为各阶层女性甚至男性的“扮靓天堂”.她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砸在上面,买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衣服.我不认为这些行为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