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谁?

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02 更新时间:2024/3/10 17:01:15

历史人物中,我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一样,最喜欢的是开国领袖,一生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在人民服务的毛主席。中国人民高呼的:毛主席万岁!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毛主席逝世时全国人民的悲痛啼哭是发自内心的。有些小人诋毁毛主席搞个人崇拜是彻头彻尾的阴谋家。

最喜欢开国领袖毛主席,是劳苦大众的大救星,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您最喜欢,最敬佩哪个历史人物?为什么?请说说这个人的故事?

小友邀我回答“最喜欢、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谁时”,我正在重读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这是我1995年前后,在一家旧书店里淘到的,是李敖为数不多的小说之一。在买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只是对李敖的杂文感兴趣,对他的才情、傲气很佩服。后来,我在闲暇时,把自己喜欢的小说做过一次排名。外国名著暂且不说,就说在中国的小说中,我把《北京法源寺》排在第二位,第一是《三国演义》。

哦!开头嗦了,可能会让大家误解。其实我要说的答案,那个人是小说中的男一号:谭嗣同

对了!我最喜欢、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就是谭嗣同。

凡是初中以上学历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参与了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但没有成功,只进行了一百零三天,所以也叫“百日维新”。

在那个时候,已是清朝末年,也到了中国皇朝社会的结尾。国家积贫积弱,输了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被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朝廷腐败,国家破落,国人屈辱,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革命刚刚萌芽,主要的变革主张还是相对温和的,是以康有为为主的维新变法。虽然远不如后来的武装革命、推翻帝制有效果,但是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已经算是很大的突破了。

当然,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中,也不是作用最大的一个。但是,在变法失败后,他却是本可以不死,可以像康、梁等人一样接受外国人的“保护”,却毅然决然的拒绝了。

谭嗣同不同于其他的那些参与变法的人。虽然他是湖北巡抚的少爷,但绝不是纨绔子弟,他曾走过大江南北、塞外东西,体会民间疾苦;他不只饱读诗书、精研佛法,更是结交像大刀王五这样的英雄豪杰。

在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为摆脱被侵略被奴役的革命斗争中,为信仰为胜利而“敢死”,舍生取义者数不胜数,谭嗣同称不上最壮烈的一个。他的死,争论颇多,别人说是“死君”“殉道”,他却坦言是“死事”。孰对孰错,每个人都可以从小说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谭嗣同在狱中同样留给世人一个谜,他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气冲天,但“两昆仑”,世人已无法分清是何所指。

其中之谜,也许朋友们可以从《北京法源寺》谭嗣同与其他人的交谈解释中找出答案。本人愚钝,虽读过多次,仍次次感受不同,不敢断定。

然而谭嗣同的大丈夫、大英雄之名,无人可以否定!

历史上大丈夫、大英雄数不胜数,我无不喜欢、敬佩。但最喜欢、最敬佩的,唯有谭嗣同。

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你最喜欢哪个历史人物?哪些典故最让你佩服?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流传至今故事。以下这些人和事更是让恒实感到心血澎湃。。

豫让。豫让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门客。智伯瑶在家族中为人十分聪明,故此才继承了家主之职。豫让以前曾在范氏及中行氏充当门客。但是这二人虽说对待豫让也算不错。但是始终豫让“而无所知名”。直到到了智伯瑶门下,境况才发生改变。智伯瑶十分看重豫让,以国士待之。豫让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中始终记着智伯瑶的恩义。

不久之后,赵、韩、魏合谋将智伯干掉,并瓜分了智伯瑶的领地。这也就有名的三家分晋事件。不过此时,赵国的赵襄子做了一件过份的事,那就是把智伯瑶的头盖骨做成了一个酒杯。并时不是在酒席中炫耀自已的战功。

有人说,豫让去哪了?为什么不给智伯瑶报仇呢?别急,咱们往下说。话说智伯瑶被三家瓜分以后,门客四散逃命,各寻生路。豫让也跑到深山中避祸。但是他时刻没有忘记智伯的好处,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听说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肆意侮辱,于是就发誓要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

因为豫让和智伯瑶的关系太过亲密,所以很多人都认识豫让。于是他就更名改姓,化装成一个服过刑役的下人,以装修工人的名义,进入赵襄子院中粉刷厕所墙壁。他的想法是美好的,趁赵襄子入厕是,拿匕首伺机刺杀赵襄子。

怎奈天不绝赵襄子。这一日,赵襄子上厕所,刚一到门口心猛地一哆嗦,便唤人拘拿住粉刷厕所的工人,一看这不是智伯的亲信豫让吗?让人一搜衣服,发现里面竟然还藏着利刀。这明显就是要刺杀我啊!于是赵襄子就亲自审问豫让。问他为什么要刺杀他?豫让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

见过大胆的,没见过这样大胆的!赵襄子的随从们纷纷拔刀要杀掉豫让。襄子却阻止随从们:“豫让果然是义士,我以后回避他就行了。况且智伯瑶身后没有继承人,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义士啊!”于是把豫让给放走了。豫让临行走,扭头对赵襄子说道:“这事没完,你小心着点!”

第一次刺杀行动就这样失败了。豫让再次去报仇,估计没有接近赵襄子身前,就会被赵襄子的随从抓获。因此,豫让狠下心来,他做了几件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让他容貌大变,刺杀行动的第一步就成功达成了。

一、全身涂漆。豫让在全身涂满漆。使得全身长满癞疮。这些癞疮流脓冒血,并散发着一股恶臭。众人见这人这等模样,都和碰到怪物一样远远避开他。

二、生吞火炭。豫让刮掉眉毛胡子,化装成一个要饭花子的模样,在家门口的胡同前行乞。看看自己的化装术究竟行不行。整整几日,邻居们都没有认出来他是豫让。正当豫让感到欣喜时,他的妻子却从他行讨的声音中听出来他是豫让。他的妻子抱着豫让痛哭:我的夫君啊!你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啊!。豫让在失望之际,对妻子说道:“我这样做,就是准备要天下人都知道,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有悖君臣大义。”于是他甩开妻子,奔回家中,将炉火中一粒火炭夹起,吞了下去。此后,声音嘶哑,再也无人能认识豫让了。

乔装改扮后,豫让就研究起赵襄子平时的路线来。赵襄子平时上朝必经一座桥。于是豫让就提前埋伏这座桥下(即豫让桥,据传有两处,其一在河北邢台市邢台县内;其二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埋伏,准备在赵襄子行之桥上时,一跃刺杀仇人。

无奈苍天不绝赵襄子。这一日,赵襄子正要过桥时,座下的马匹突然止步不前。赵襄子见此,猜测必定有人行刺。于是就叫手下随从把整座桥搜查了一番,将豫让又逮住了。赵襄子一看是豫让,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喝斥道:“你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瑶把他们都给灭了,你咋不替他们报仇呢?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智伯那个混蛋刺杀我?这是为什么呢?”豫让挺起胸脯说道:“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意思是: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听后无语,低头沉思了一会,觉得此人如果放了,以后还会来刺杀他。狠了狠心,就叫手下人斩杀豫让。

豫让见此情景,心知豫生还无望。便抬头对赵襄子说道:在杀我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能否将你的衣服脱下一件,让我象征性地刺杀一下。以遂我替主报仇的愿望?“赵襄子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于是脱了身上的外襟,叫人拿着递给了豫让。并把他刺杀的宝剑归还于他。于是豫让手拿宝剑三次挥砍衣裳,并仰天大呼曰:“吾可以报智伯矣!”说完便自杀身亡。后人传说在豫让挥砍赵襄子衣裳时,衣裳竟然出现了三道血痕,而赵襄子不久便身亡。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是真实的,世世代代流传,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唯一可惜的是,“豫让桥”在抗日战争其间被破坏,桥边记载豫让事迹的石碑,也在重修京广公路时做了桥洞基石。“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斩衣三跃“就是默默传颂着豫让的故事。让后人仰拜侠士的风骨。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

晏子,晏子使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跟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意思同孤注一掷相近。论其典故出处,文献资料中可查得如下两则:《孙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

  • 吴三桂怎么没被编入《贰臣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那是因为还有一本比《贰臣传》罪名严重得多的书《逆臣传》,以吴三桂的反复无常,降而复叛,罪大恶极,早已不是“贰臣”可以形容,只有“逆臣”才更贴切。《贰臣传》编撰于乾隆四十一年,是乾隆为了确保统治稳固,缓解满汉民族矛盾,向群臣和百姓昭示,要忠君爱国,不能做“贰臣”。所谓“贰臣”,就是先后在明清两朝为官之

  • 茂名有什么历史名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茂名市辖茂南、电白2个市辖区,代管高州、化州、信宜3个县级市。介绍几位从茂名市走出来的名人,他们是:△廖盖隆(19182001),广东信宜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央宣传部报刊处处长,朱德秘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全国党史研究会第一、二届常务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 谁可以称得上广东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广东出了很多名人,特别是近现代广东更是星光熠熠,人才辈出。广东十大名人,应该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才算名人,我认为十大名人是:1、六祖慧能。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中国禅宗杰出大师。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

  • 有没有关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史:1.《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2.《世界史纲》【英】韦尔斯3.《历史研究》【英】汤因比4.《世界史》【美】麦克尼尔5.《新全球史》【美】本特利6.《世界文明史》【中】马克7.《泰晤士世界历史》【英】奥弗里8.《20世纪世界史》【美】布劳尔9.《全球史》【英】罗伯茨10.《新编剑桥世界近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阅读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知识,以此丰富自身,让自己成长。下面介绍的是蜀后主刘禅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乐不思蜀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

  • 入木三分出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入木三分的典故出自书圣王羲之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分析问题深刻透彻.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飘逸秀美,笔力雄劲,自成一派,享有书圣美誉.相传有一次王羲之在一块牌匾上题字,事后请一位木工把题字雕刻出来.谁知那木工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最终发现王羲之的墨迹一直透到了木板的深出,足足有三分厚.木

  • 《史记》对商鞅变法怎么看?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前进中毕竟的过程,感谢题主,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很多改革家在观看大型历史话剧《商鞅》时,曾泪流满面。商鞅作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巨变,非常值得后世纪念和学习。毛主席曾做诗为证:“…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名学高实秕糠,百代皆行秦政法…”太史公司马迁在著《

  • 高尔基为何不给斯大林写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事儿说来真是够扯淡的,以没长心的“海燕儿”闻名于后世的高尔基加上钢铁慈父斯大林,其谣言指数大抵能突破人类谣言史的极限了。还是直奔主题吧,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斯大林要求高尔基给自己写传记。说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高尔基这位苏维埃旗帜性作家,其一生很多时间是在外国渡过的。在他成名不久后的1906

  • 吕布夺刘备的徐州,刘备在曹操面前不想保吕布,为什么别人认为刘备不讲信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99年2月,吕布因部下侯成、魏续、宋宪三将叛变而被俘。他被捆绑得结结实实送到曹操面前。且看原著:“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