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吕布夺刘备的徐州,刘备在曹操面前不想保吕布,为什么别人认为刘备不讲信义?

吕布夺刘备的徐州,刘备在曹操面前不想保吕布,为什么别人认为刘备不讲信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4/1/18 19:22:42

公元199年2月,吕布因部下侯成、魏续、宋宪三将叛变而被俘。他被捆绑得结结实实送到曹操面前。

且看原著:

“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忽一人大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众视之,乃刀斧手拥张辽至。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由此段话可以看出,不管曹操是不是真想杀吕布,但刘备的一句“你没看见丁原和董卓的下场吗?”,彻底坚定了曹操杀吕布的决心。

本以为刘备是个忠厚之人,能在曹操面前帮自己求求情,却没想到反遭落井下石。所以吕布怒视刘备喊道:“你太不讲信义!大耳贼,难道你忘了辕门射戟我是怎么救你的吗?”吕布在临死之前终于看清了刘备虚伪不讲信义的真面目,可惜已经太晚了。

那么,吕布骂刘备忘恩负义不讲信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吕布和刘备两人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

陈宫张邈占据兖州的时候,二人本想把吕布招来利用他对付曹操。曹操听说之后,放弃了正在攻打的徐州陶谦,回兵赶跑了吕布。

吕布无奈,只好投奔了当时在徐州的刘备。但没想到,刘备收留吕布却是引狼入室。当时刘备正在淮阴和袁术作战,无暇顾及徐州,吕布趁此机会袭取了徐州。

随后被袁术打败的刘备发现自己的领地被吕布所占,虽然气愤不已,但又打不赢吕布,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好屈辱的向吕布求和,随后驻扎在附近的小沛休养生息。

公元196年,没有拿下徐州的袁术再次发兵攻打刘备,他派上将纪灵率三万人马杀奔小沛。刘备兵少将寡,只好向吕布求援。吕布没有轻信部下建议趁此机会除掉刘备的计策。反而是亲自带兵前往小沛增援刘备。

纪灵惧怕吕布的名头,没有敢再攻打小沛。随后吕布宴请纪灵,他直接对纪灵说,刘备贤弟有难,我不能袖手旁观。但我们也是朋友,不便动手,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决定这件事,在营门口竖着一支戟,如果我射中这个戟的小支,你们就回去,如果没射中,我马上撤兵,不管你们之间的事儿了。

随后,吕布一箭正中方天画戟的小支,惊呆了的纪灵只好灰溜溜撤军,吕布也返回了徐州。刘备的危机随之解除。

综上所述,吕布素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怀着虎狼之心袭取了刘备的徐州,人家好心收留你,你却趁人不备背后捅刀子,这才是不仁不义的表现。虽然后来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一次,但也是因为徐州被占,刘备丧失落脚之地的缘故,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出在吕布身上。

至于刘备没有在曹操面前救吕布,反被众人认为不讲信义,这可能是觉得辕门射戟吕布救过刘备,但大家想没想过,刘备沦落到小沛被袁术欺负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初吕布霸占了他的徐州。是吕布不讲信义在先,他还怎么要求别人对他讲信义呢?所以吕布是自作自受。

刘备确实是冷酷无情能够反噬恩者的枭雄不错。他反公孙瓒,占徐州,投曹操后又却暗中与董承等人妄图对曹操不利,投刘表也是时刻虎视眈眈,打着荆州的主意。种种行为确实带着不信义的色彩,但刘备的不信义却轮不到吕布评说,因为吕布更是不信义之人。

纵观三国,“信”与“不信”都是浮云,要想在乱世中成为一方诸侯,只有像曹操和刘备这样,把卑鄙无耻的权谋之术演绎到底,才能生存下去并取得不世的霸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其实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刘备答应吕布为其求情,出尔反尔借曹操之手杀了他,单纯就这种做法,确实是不讲信义。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讲信义是要分人的,对一个最反复无常的人讲信义,就是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最大的不负责任。所以,我认为,刘备是亏小节而全大义,做得没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穆桂英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作家、历史研究者煮酒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苗圃在电视剧《穆桂英挂帅》里给我们演绎了一个泼辣的巾帼英雄,这些年以穆桂英故事为基础而来的电视剧实在不计其数。在京剧中,更是有不少穆桂英精忠报国的篇目。但是,穆桂英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不存在的。穆桂英最早出现在明代熊大木之小说《北宋志传》中,该书有时也被称为

  • 西方《古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是否抄袭《史记》纪传体通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希腊罗马名人传》没有抄袭《史记》,因为罗马帝师「普罗塔克」,完全没听说过「司马迁」^_^2部传记,都是世界上顶尖的传记。另外,中东赫利坎的《名人传800》也是能媲美的传记集。不过,2部传记之间,还是有差别的:①《史记》:《列传》分述了各色人等,脑补了无数的生活细节、对话,生动表现人物性格,把民间生

  • 秦朝在秦始皇时期有哪些优秀的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王翦,秦国名将,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王贲,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王离,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李信,秦国著名将领,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蒙骜,秦国著名将领,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蒙武,秦国将领

  • 段王爷在大理历史是个什么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段王爷是说段正淳吗?段正淳是大理第15世王,是在高升泰之子高泰明归还段氏时被送上王位。继位后将高氏改的大中国改回大理国。段正明弟(一说是子)后禅位于子段正严,出家为僧。虽为名义上的帝王,但实权仍在高氏一族手中。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

  • 哪本曾国藩传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推荐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在400多页的书籍里了解了曾国藩的一生。可敬,可叹,可歌颂。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京官时代、湘军崛起、总督生涯、曾国藩的最后岁月。其实不管是哪一卷内容,单拎出来一部分,都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为,曾

  • 有哪些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导读:爱因斯坦和数学,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他自己说“在12岁时,我……在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小书经历了第二次奇迹……”对欧几里得神往的不只是爱因斯坦,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自传》第一卷中也谈到,在1112岁时,心情十分抑郁,甚至想到自杀,但学习欧几里得几何的狂喜使他从这种境地摆脱了出来。接着爱因斯坦说,“

  • 成语“草木皆兵”一词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草木皆兵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一发生在秦、晋之间淝水之战中留下的一句成语。东晋时期,曾几次北伐失利。秦苻坚错误地认为,自已拥有“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可以大举发兵攻晋。公元383年,苻坚下令广征兵马,令苻融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先锋,自已带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倾全力攻打东晋。东晋将领

  • 陶谦真的把徐州让给刘备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前言:历史上,的确存在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可是,这个“让”,却并不是陶谦还活着时候的直接转让,而是陶谦病逝前的一次托孤或者说一个托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一)陶谦的神操作汉末群雄当中,陶谦,是一个企图充当领导似的人物,当各地诸侯断绝了对朝廷的朝贡之后,陶谦派人从小路给朝廷进贡。当初平元年

  • 芈启为什么叛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翦灭了及其党羽的叛乱,顺势完成了加冠亲政并任命隗状和芈启为左右丞相,算是架空了吕不韦确立了自己的王权。可见,芈启是始皇帝一开始就很倚重的重臣,他在左丞相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3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25年起兵反秦,他才与秦始皇的关系彻底破裂。位极人臣又是嬴政的表叔,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 《史记》中的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